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生活健康
特殊人群如何打赢这场心理战“疫”?
2020-02-26 09:06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徐 昊 通讯员 刘 燕

  “医生,这段时间,我每天在家里不出门,有时候手机上刷着新闻,神经就紧绷了起来,晚上睡觉也睡不好……”近日,怀孕6个月的秀洲市民张女士致电区康安医院,表达了对本次疫情的担心与日常困扰,并寻求心理上的劝导帮助。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相比于普通人群,儿童、老年人、孕产妇等处于生理或心理特殊时期的人群面临着更多挑战,不仅是由于生理上免疫力相对低下带来的弱势,更是由于这个阶段复杂的心理环境所带来的多方面挑战。在各特殊人群中,出现焦虑敏感,日常持续紧张、烦躁不安,夜晚经常失眠等现象变得尤为普遍。

  疫情期间,应当如何缓解特殊人群的心理情绪,帮助其科学理性地应对疫情呢?“儿童、老年人、孕产妇等特殊人群,日常生活中大部分都需要家人或护工人员照料陪同,因此要做好特殊人群心理与情绪调节的关键,除了特殊人群自身以外,很大程度上还来源于照料者。”据区康安医院相关医生介绍,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舒适圈,疫情期间,首要是安排各类特殊人群由家人进行照料。若家人因隔离、工作等情况无法亲自照顾时,应尽量由其熟悉的人进行照顾,并提供稳定的环境以及充足的饮食,从而更好地建立安全感。

  照料者需要鼓励并倾听特殊人群对这场疫情的内心真实感受。“疫情期间,每个人对于疾病都有不同的想法。特殊人群表现出恐慌、紧张、害怕、焦虑等情绪,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医生表示,照料者要在认可特殊人群相应情绪反应的同时,积极给予支持和陪伴,适当时可以发出共情,即向特殊人群表达自己同样对于疾病的担心,减轻特殊人群的心理压力。

  而各个照料者也要及时处理自己的压力并积极调整情绪。疫情期间,每个人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如果照料者感到压力大或恐慌、焦虑,被照料者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因此照料者本人应理解焦虑等情绪存在的合理性,掌握科学的放松方法,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者也要有意识地对特殊人群日常浏览的内容进行筛选,防止其受到网络上片面宣传的误导,及时告知特殊人群实时动态,减少不必要的恐慌。

标签: 心理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