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嘉兴市光伏产业座谈会在秀洲区高照街道(嘉兴国家高新区)新能源产业人大代表联系点召开。全市36家光伏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光伏产业破局发展新篇章。
光伏产业是嘉兴市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产业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今年1至7月,全市光伏产业实现产值643.5亿元,在行业周期性调整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光伏产业也是秀洲区主导产业之一。2024年,秀洲区光伏产业产值突破334亿元,同比增长18.6%,产业集群先后入选浙江省“415X”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名单、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
会上,针对当前行业普遍面临的同质化竞争“内卷”问题,市光伏行业协会重点传达了7月13日全国光伏行业制造业座谈会、8月19日全省光伏产业座谈会关于“反内卷”的会议精神,并详细解读《浙江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及配套细则,推动行业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型。
“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规律决定了必然经历阶段性起伏,而当下正是行业整合升级、优胜劣汰的关键窗口期。希望光伏企业加强上下游协作,共同构建稳定、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体系,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共创、市场共拓,提升全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说道。
新能源产业人大代表联系点的多方协同机制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据新能源产业人大代表联系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嘉兴市光伏行业协会副会长、秀洲区人大代表李安宁介绍,联系点已成功构建“联系点+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企业+代表专业小组+专家学者+职能部门”的七维协同机制。通过定期举办政策宣讲会、深入企业调研、组织难题会商等活动,联系点累计收集企业诉求57项,推动解决技术攻关、人才引进、融资支持等共性问题23个,有效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接下来,我们还将聚焦产业痛点,以全过程跟踪问效推动产业升级。”秀洲区人大高照街道(嘉兴国家高新区)工委副主任汪欣东说。深化多级联动,加强与省、市人大及职能部门的沟通,确保光伏产业政策与地方实际精准对接;强化监督调研,针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技术标准制定等瓶颈问题,组织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调研,形成高质量建议;实施动态跟踪,建立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一对一”服务机制,对政策落实、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保障建议转化实效。
汪欣东表示,联系点将持续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助力嘉兴光伏产业在绿色转型中抢占先机,为全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嘉兴样本”。
来源:读嘉新闻客户端
编辑:朱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