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泾镇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板凳议事厅”等形式多样的协商议事平台,面对社区中涉及群众利益的公共事务、物业管理、矛盾调处等大情小事,多次协调居民、业委会、物业等通过面对面、上门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商量”解决方案,不断丰富拓展“三联三员三跟进”工作机制的生动实践。
记账盘账
虹景苑建于2005年,经历时代变迁,居民结构也日趋复杂,既有居住了二十年的老住户,也有长期在附近学习工作的年轻人。这也导致了居民作息时间,生活习惯的差异,一些“小事”引发居民矛盾。关于小区东门敞开还是封闭的矛盾再次升级,成为居民近期争论的焦点。原来,纵贯小区的一条内部道路常年被小区内居民当作前往运河廊道散步锻炼的通道,导致东面道路一直处于半开放状态,引发很多不安全因素的同时,对小区环境也有影响。因此有不少居民提出不同意见,希望东门能完全封闭,所有人员绕行出入。但也有不少居民认为开放东门能减少时间、提升出行效率,希望继续开放穿行。
前期,居民对小区东门的开放与否在居民微信群内进行了多次激烈的讨论、意见征集,却没有最终定论。面对居民们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诉求,王江泾社区组织居民代表进行现场协商,解决难题。
清账销账
民主协商,凝聚共识
经过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走访、组织召开居民议事会等深入调研与沟通,镇城建办、社区干部充分倾听了关于东门管理的两种主要意见。最终,在社区的主持与协调下,居民们本着共建美好家园的目标,通过友好协商,成功消除了分歧,就东门管理方案达成重要共识。决定将东门调整为向内部居民开放,并实施有效管理,禁止外来无关人员随意进入。
精准施策,筑牢防线
为将共识转化为实效,切实提升社区的安全性与封闭性,社区迅速采取了具体措施,镇城建办出资为东门安装了安全的门禁锁芯,并确保每户居民均能持有钥匙,方便日常出入。此举不仅在物理上构筑了一道安全屏障,有效管控了外来人员流动,更从实质上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与安全感,将协商成果落到实处。对于小区外部人员前往运河廊道的需求,社区协同镇城建办完善新健身路径,畅通后富庄绿道,以便群众通行。
共担共建,长效维护
为确保此项措施能够持续、有效运行,社区遵循“谁受益、谁负责”的共建共治共享原则,持续加强宣传引导,提醒广大居民养成“随手关门、妥善保管钥匙”的良好习惯,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全环境,建立起长效的管理维护机制。
在解决门禁开放问题的同时,王江泾社区将此次议事协商经验推广到其他小区,形成了居民共商共治,社区居中协调、搭建平台,职能部门助力支持的全新局面。为居民上了一把小区安全“安心锁”,也为居民打造了一架协商共治“连心桥”。
下一步,王江泾镇将积极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干部的“成效清单”,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