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打造文明文化高地 绘就时代新画卷 ——“秀洲这五年,我们这样走过”系列报道之十一
2021-01-13 08:50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陈 曦 通讯员 朱昱宁 朱思敏 戚金祥

  【看变化】

  前不久,一场圆梦婚纱照活动在油车港镇澄溪村文化礼堂举行。化妆师和工作人员为金婚老人精心装扮,老人们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随着老人们甜蜜温馨的笑容在相机中定格,一张半个世纪后补拍的“结婚照”让老人们浪漫了一回。

  一个文化礼堂就是一处“精神家园”。自2013年秀洲区启动文化礼堂建设工作以来,已实现了全区行政村文化礼堂全覆盖,收获了百姓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去年,秀洲区以“特色展示年”为主题,创新打造“五共”模式,深化实施全区农村文化礼堂“七进七种”服务,凝聚22个部门形成7大类共128项文化服务“菜单”,通过“组团配送”“你点我送”“民呼我应”“送种结合”的形式,将公共文化服务的选择权真正交给了基层百姓,有效推动了文化礼堂活动的品质化开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秀洲区还创新举办“礼堂夜市”,使文化礼堂逐步成为农村的“精神活水”,进一步激活基层文化综合体的阵地活力。

  从试点先行到全面推开,再到提质扩面,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由点到面的有序推进,彰显特色的“文化地标”,凝聚精气神,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内涵不断拓展。

  【话发展】

  假如你初次到秀洲,与长虹桥相逢于运河之畔,定会折服于千年古镇留下的多元文化气息;假如你初识秀洲文化,到各文化礼堂看一看、转一转,定会迷醉于代代相承的活态传统文化……丰盛的精神食粮,多彩的艺术盛宴,不胜枚举的文化细节,如涓流汇成大海,携着秀洲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6年,为配合嘉兴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秀洲区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并打造具有秀洲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模式。100%的行政村(社区)建有标准配置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并成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城市社区和中心村公共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文化文明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这两年,秀洲区在提升文化礼堂的同时,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容。一方面发挥好文化功能,推动文明实践;另一方面以文明实践成果检验文化阵地作用发挥,推动文化礼堂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两个阵地建设,互相带动、共同促进。

  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也是城市竞争中最具价值的“金字招牌”。作为主战场、主阵地之一,秀洲区奋力攻坚,实现了蝉联目标,接过“四连冠”的接力棒。2016年以来,秀洲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2个,全国文明镇1个,全国文明单位2个,全国文明校园1个,省级文明村5个,省级文明单位7个,市级文明村7个,市级文明单位16个。

  2017年7月,秀洲区文明单位“同心盟”成立,以新城街道作为全区先行试点,打造一个联盟中心,掀起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热潮。2019年10月,秀洲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标志着秀洲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秀洲区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形成了共建共享、融合开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为推动秀洲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近年来,秀洲区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以打造“志愿之城”为目标,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实现了志愿服务四级阵地全覆盖。目前,全区共有注册志愿者11万人,累计服务时长突破140万小时。

  “好人之城”建设是一项全民共创的系统工程。近年来,秀洲区把“身边好人”培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自中国好人榜设立以来,秀洲区已连续8年有好人上榜,上榜省、市、区各级好人榜榜单200余例。

  【赞家乡】

  高照街道秀清社区党委书记柳恩峰:“2018年4月,作为嘉兴市首个和街道分馆在场馆上融为一体的智慧书房,高照街道智慧书房向市民开放,这意味着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有了‘网红图书馆’。它的出现弥补了周边地区文化方面的空白,这也是秀清社区文化家园的一部分。智慧书房提供的是24小时图书自助服务,就像是自家书房,想什么时候来都可以。”

  “中国好人”董媛媛:“这几年秀洲区的变化很大,‘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已成为秀洲百姓的一种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公益事业,参与志愿服务和文明创建,传播正能量,彰显社会责任,这是一个有爱、有温度的地方!为秀洲区点赞!”


标签: 秀洲这五年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