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实现从“大镇”到“小城”的跨越 ——“喜迎二十大 ‘秀’出担当”之王江泾镇(上)
2022-09-21 09:05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富玲燕 通讯员 朱婷婷 曹建国

  【十年路径】

  2010年,王江泾镇被浙江省政府列为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之一,拉开了小城市建设的序幕,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

  2018年,王江泾镇以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跻身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优秀榜单,这是继2017年以全省第七名喜获优秀后,再次实现新突破。

  2020年3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了《关于同意江苏盐城大纵湖国家湿地公园等40处国家级自然公园新建和范围调整的通知》,嘉兴运河湾湿地公园成功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

  2021年5月,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的2021·世界运河古镇合作机制会议上,王江泾运河古镇发展经典案例成功入选《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0)》。

  【十年蝶变】

  十年,是汇入历史长河的瞬间;十年,是璀璨新城崛起的时间。

  2010年,一场关于城市化的全面体制革新在浙江拉开帷幕:王江泾镇从全省200个中心镇中脱颖而出,被列入全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这一机遇为王江泾镇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梦想蓝图逐渐变成现实美景。

  王江泾镇为何能成为全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自宋代以来,这里就是繁华的丝绸集市,从古时的“丝绸之府”到当代的“中国织造名镇”,一路走来的繁华让它名声在外;这里是一方秀丽江南,有着万顷良田、千亩水荡,极具水乡神韵。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的王江泾镇是上海、杭州湾、太湖三大经济圈的交汇点,处于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腹地,人文历史、地理优势注定了它的与众不同,让传统江南名镇走上新的时代轨道。

  “小城市培育试点对王江泾来说,是一次提升、一个跨越、一个转折、一个新的里程碑。”王江泾镇度假区综合办公室主任刘奇勋说,该镇小城市培育以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区域能级、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为主攻方向。

  放眼127.3平方公里的版图,从“大镇”到“小城”的美好蓝图如何描绘得更加生动?

  王江泾镇小城市培育启动伊始,就委托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同砚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对《王江泾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制定了20平方公里湿地新城规划和道路、绿化等一系列规划,基本形成了从总体规划到分区规划,从专项规划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体系,确保小城市建设协调、科学、有序推进。

  在规划蓝图的指引下,按照“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目标,王江泾镇开始了“城镇向城市”的跨越之路。

  产业发展是小城市培育推进的主力军,如何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小城市经济?“我们一方面围绕转型升级,以科技为引擎,通过‘机器换人’‘两化’融合等手段不断提升传统纺织业;另一方面筑巢引凤,将目光瞄准智能家居产业,以培育这一新兴产业来促进传统纺织业向智能家居产业跨界融合。”刘奇勋表示,从单拐跳跃到双腿奔跑,王江泾统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迈进。

  全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42.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09.14亿元,全镇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121.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17.1亿元……一组亮眼的数据印证着王江泾镇十年来的经济发展。

  作为纺织工业大镇,喷水织机的引进让王江泾镇许多老百姓富了起来,但因为生产污水的排放,王江泾的河道受到污染。于是,重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被关停,“低小散”的喷水织机家庭散户全面淘汰。十年来,王江泾镇通过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行动,使生态环境得到治理和好转,也带来了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王江泾镇重现江南水乡美丽生态湖荡。

  随着2018年5月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嘉兴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及2020年3月嘉兴运河湾湿地公园成功晋升为国家级,王江泾的发展又迎来了崭新的机遇。依托得天独厚的江南湿地生态条件和千年运河古镇的文化积淀,王江泾镇形成了江南网船会、荷花节、音乐会、渔文化节等“运河之韵”系列节庆活动矩阵,运河旅游品牌持续打响,走出了农文旅融合的发展之路。

  在小城市培育试点的过程中,王江泾镇先后获得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省级县域副中心型美丽城镇创建样板等荣誉称号。经济建设在高位发展中加快转型,城市品质在建管并举中有效提升,公共服务在统筹推进中加快完善,如今的王江泾镇,托起了一幅水乡田园小城市的崭新图景。


标签: 喜迎二十大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