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勠力同心 “典”亮城市文明
2022-08-03 09:08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 者 陈 曦 通讯员 朱昱宁 梁雪媚

  “各位家长朋友,今天我们的‘文明小课堂’直播又开始啦!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文明好习惯是……”连日来,这样的声音在秀洲区各个学校的家长群、直播间中响起。各社区与结对学校采取“线上科普”+“直播检查”的方式,定时在家长群、居民群中介绍文明好习惯养成,同时现场直播小区楼道、背街小巷的检查情况,用线上“小喇叭”传递创建“好声音”,提升辖区居民的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

  烈日下,越来越多的秀洲“红马甲”加入到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队伍中。他们深入社区,或清理卫生死角,或向居民发放文明倡议书,或走向街头劝导各种不文明行为,点点滴滴的努力汇聚成文明创建的合力。

  浸透在城市血脉里、体现在行动细微处的文明有礼,正在展现出秀洲最亮丽的底色。

  难点问题重在“创”

  昨天上午,在新城街道春晓社区佳园小区,社区工作人员金兰绕小区巡查一圈。“佳园小区是拆迁安置小区,看看有没有乱堆乱放现象,检查一下绿化带、楼道等,发现不文明行为,就去劝说一下。”金兰说。

  房前屋后堆满杂物、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绿化带里种着蔬菜……这是不少人对拆迁安置小区的印象。但是在佳园小区却是另一番景象:房前屋后整洁清爽,道路平整干净,小区绿化带生机盎然。

  针对老旧小区的“堆物顽疾”,秀洲区开展小区堆物集中整治行动。其中,新城街道通过“领导包干、社区负责、部门协同”,协助物业对小区内的堆物进行整治,具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宣传先行,由社区干部和物业公司上门向所有存在堆物现象的业主发放告知书,限期自行清理收纳;第二步集中整治,对逾期未整理的楼道堆物,由物业出面进行集中清理;第三步难点攻坚,针对前期处理进度受阻的乱堆放及乱搭建问题,联合秀洲区公安分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及社区、物业公司开展攻坚整治。”新城街道党委委员张榆说,对行动不便、搬运困难的老人,帮助其将能用物品一一搬回屋内,对可回收的物品联系收废品人员上门回收。

  走进高照街道陶泾村,村民张根拿出手机介绍,社区干部在这里实地解决难题的情形,他还用手机记录了下来。阳台上的乱堆物已经清理干净了,房前屋后的车辆有序停放。

  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高照街道创新推出自建房迁建小区居民激励措施。“我们每月对每家每户房前屋后是否有乱堆放、车辆是否乱停放、门前雨水井是否有倒泔水现象等进行考评,对考核结果好的家庭进行现金奖励。”高照街道党委委员陈一薇说,通过激励措施,提高居民的积极性。该措施7月初正式推出,目前将面临第一轮的考核及奖励。截至目前,90%以上的居民均积极主动配合,开展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

  文明素养涵于“细”

  前不久,高照街道高桥社区与高照实验学校师生共同开展“创意手绘,让石球‘靓’起来”志愿服务活动。

  夏日炎炎,却抵挡不住学生手绘的热情。在大家的努力下,原本不起眼的路障石球,纷纷披上了具有艺术气息的“彩装”,成了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此次活动很有意义,既为文明创建营造了良好氛围,又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高照实验学校黄老师说。

  “阿姨,我是卫生幼儿园中班的周恒语,这个是《文明手册》,我们一起做文明市民哦。”在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小朋友们用稚嫩的声音对沿街商铺进行文明经营宣传。原来,这是高照街道运河社区联合辖区共建单位——嘉兴市卫生幼儿园,发动学生家长和小小志愿者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创建齐参与”的活动。

  每个人都是城市文明的“代言人”,一言一行无不体现个人素质,无不关乎城市形象。当我们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这座城市便会多一点整洁;当我们在公共场所不抽烟、不喧哗,这座城市便会多一点理解和安静;当我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礼让行人,这座城市便会多一点温暖……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举动,这些细节都充满了正能量,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力量。

  “共创文明典范城市 共建美好幸福生活”“让文明典范深入人心 让创建成果造福百姓”……走在秀洲街头,公交站台的灯箱里、公园的广场里、马路边的建筑物上、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随处可见色彩缤纷、内容丰富的公益广告。这些广告既美化了城市,又传递了正能量,引领文明风尚,展现着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精气神。

  “这样的宣传很走心。”高照街道新义村村民朱明被墙上的公益广告吸引,“画得很形象,上面的话语通俗易懂,让我们老百姓印象深刻。”

  秀洲区还以农民画为载体,设计具有秀洲特色的农民画宣传海报,依托全区微网格长、楼道长和社区志愿者,将“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文明餐桌”宣传宣讲融入平安走访,形成理念深入人心、习惯自觉养成、素养自我提升的良好局面。


标签: 文明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