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今年20个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全部完工,居民家门口享“全龄友好”服务嘉兴社区“嵌入”更多温暖
2025-10-27 09:42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高温退去,海盐县望海街道新街社区的乐悠悠儿童乐园又热闹起来。沙坑、攀爬架、滑梯、秋千……活动器具间,不断传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社区内的公共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了,这个乐园建成后,孩子尤其是低龄儿童也有了能玩的地方。”看着孩子在乐园里爬上爬下,居民周洁竖起了大拇指。

建设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嘉兴的社区“嵌入”了更多温暖。今年,建成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20个以上,被列入嘉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全市20个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点位已全部完工,陆续投入运营。

精准服务,便利生活触手可及

独居老人如何更好生活?年幼的小孩能在哪里暂时托管?在社区有限的空间资源里如何承载这么多服务?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正是为了让养老托育、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群众急需紧缺的服务走进社区、走到居民身边。

早在2022年,新街社区就主动挖掘、梳理社区周边闲置的房产、土地等资源,盘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南侧的旧厂房,打造了包括室内足球场、武术馆、篮球场等在内的超12000平方米的旧改类综合运动中心。“该社区处在望海、西塘桥、武原三个街道交界处,此前存在缺少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等问题。”嘉兴市城市更新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新街社区利用运动中心西侧的低效绿地,开工建设1400平方米的乐悠悠儿童乐园,有效弥补儿童户外活动区域缺少的短板。如今,新街社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有机整合礼堂书屋、养老驿站、托育驿站、向日葵亲子小屋等功能空间,并不断嵌入交通安全教育馆、青年学习驿站等特色场景。

社区虽小,连着千家万户。嘉兴经开区金穗社区是浙江省第七批旧改类未来社区。该社区以“创慧生活·领贤金穗”为主题,新建社区幸福学堂,改造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中心、幼儿园,改造提升金穗月亮湾小区停车位、充电桩、社区监控等。

在夕阳红居家养老中心,书法、萨克斯、合唱等服务点“靓”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工作累了,就去全新的四号桥公园散散心;创业的各种手续,在社区的众创空间就能办……金穗社区通过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建设,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养老、幼儿托育、儿童托管、助餐、健康、家政便民、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儿童游憩等服务。这正是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建设为民服务的温暖底色。

持续运营,构建“全龄友好”服务矩阵

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的便利,也从城市辐射到了乡村。今年暑假,秀洲区洪合镇新王桥村的孩子们用上了刚建好的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农民画、硬笔书法、手工制作等暑托课颇受欢迎。

不仅有学习驿站、智慧图书馆,还有健身房、家宴中心等功能区,新王桥村全方位满足居民需求。家宴淡季的时候,村里还把家宴中心临时改成羽毛球场,丰富大家的文体生活。“以前没有专业的健身房、羽毛球场地。现在有了这些设备,更方便我们进行体育锻炼。”现在,村民张凯淋成了这里的常客。

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牢牢兜住民生底线。从未来社区到“温暖嘉”未来社区,近年来,嘉兴按照“全域推广、全面提升、全面深化”思路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建立以镇(街道)为单元的推进机制,基本实现全市镇(街道)省级未来社区创建全覆盖。截至目前,嘉兴完成省级未来社区建设87个,累计完成“一老一小”场景建设638个,受益人数140.99万余人。

将公共服务嵌入社区,深入社会运行的毛细血管,能够更加直接、精准解决民生痛点。以未来社区建设为抓手,嘉兴深入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建设,通过盘活闲置资源、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嵌入复合功能等多种方式,做好“一老一小”主要生活场景布局衔接,将更多资源和服务嵌入到未来社区,为居民就近提供均衡优质的公共服务。

嘉兴结合全域未来社区建设要求,编制专项规划,统筹考虑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建设需求。同时,嘉兴在全国率先统筹“城市、城镇、社区、乡村”4个层面开展全域体检工作,将未来社区列为全域体检的基本单元,查找出社区养老、婴幼儿照护、公共活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配建不达标、功能不完善、服务不到位的问题短板。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运营。嘉兴通过“一社一策”因地制宜引入不同服务需求,从聚焦“一老一小”逐步朝着打造全龄段友好型复合功能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发展。金穗社区就通过邻里生活节和金穗艺术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挖掘社区达人,推动“陌邻”变“睦邻”。

越来越多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养老、托育、助餐、健康等各类服务。“我们将持续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项目的规划与运营,提供精准化服务,让更多资源、服务和管理汇聚于社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嘉兴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标签: 责任编辑: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