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内畅外联、互联互通”格局呼之欲出嘉兴快速路环线攻坚闭环、射线加速贯通
2025-10-20 09:09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10月的嘉兴,处处涌动着建设的热潮。在沪昆铁路旁,71米高的“小蛮腰”主塔塔冠石榴花造型初绽锋芒,嘉兴市区快速路环线三期二阶段上跨沪昆铁路立交工程即将完成“空中转体”的壮举;在乍嘉苏航道边,城东路(嘉善)射线如巨龙般跨越航道,成为打通市域一体化动脉的崭新坐标。

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是城市发展的“脊梁”。作为“公铁水空”联运枢纽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快速路项目如同活跃的动脉,高效连接空铁枢纽,紧密串联各功能组团,对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嘉兴快速路工程已吹响最后的冲锋号角,环线加速闭环、射线不断延展,一幅“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的现代化都市交通图景正加速变为现实。

榴花初绽

决胜闭环“最后一战”

10月17日早上7时,秋日的阳光洒在沪昆铁路线上,一列货运列车带着低沉的轰鸣声呼啸而过。嘉通集团快速路公司项目管理人员倪晓东已被闹钟叫醒,简单洗漱后便拿着安全帽和施工日志出门了,赶往市区快速路环线三期二阶段涉铁段施工现场。

作为该项目驻场“大管家”,早起,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习惯。

根据施工计划,10月完成涉铁段转体桥20对斜拉索施工,11月完成转体,12月实现环线三期二阶段合龙贯通,2026年春节前建成通车,嘉兴市区快速路环线实现完整闭环。

“眼看通车的时间一天天近了,大家伙儿都睡不着了,索性趁着天气凉快,来工地上多干些活。”倪晓东朝着主塔方向快步走去,语气里满是紧迫感,“如今工期以小时计算,我们得像榨油一样榨时间,把每一分每一秒都挤出效率。”

走进施工现场,一座71米高、形似“小蛮腰”的桥塔拔地而起,塔冠石榴花造型的钢筋骨架在蓝天映衬下格外醒目——这便是嘉兴市区快速路环线上跨沪昆铁路立交工程项目的主塔。工人们正沿着主塔支架,将一根根钢索缓缓下放至梁体锚固点。

“斜拉索安装是转体前的关键一步,每根索的张力都得精准匹配,就像给大桥‘搭筋骨’。”倪晓东一边说着,一边拿起张力监测记录表,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根索的张拉时间、张力数值、偏差范围等参数,“项目自开工以来就面临着‘大、高、长、难’等考验,我们必须加班加点,全力攻克。”

作为嘉兴市区快速路环线闭环的“最后一战”,三期二阶段工程起点位于中环北路城东路口,终点位于三环东路广益路口。其中,全长1.7公里的涉铁路段是影响闭环进度的关键难点。

涉铁转体主桥转体重量3.2万吨,转体悬臂长度130米,是上海铁路局范围内最大转体跨度、最大转体吨位的独塔斜拉桥,同时也是嘉兴最大跨度的斜拉桥。

斜拉桥建成后需斜跨于沪昆铁路之上,共跨越7股道铁路,而该铁路轨道每天有200多对列车经过,行车密度极大,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

此外,从桩基施工到承台浇筑,从主塔封顶到拉索安装,16.5个月的施工全程紧邻繁忙的沪昆铁路,安全压力时刻悬在头顶。

如何让“榨”出来的时间增值,在这“刀尖”上稳健起舞?答案就在对每个施工环节的精准把控中。

“我们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逐一破解难题,施工过程中,主塔采用分离式全封闭智能液压爬模技术。”顺着中铁二十四局嘉兴快速路项目总工曾春炜手指的方向望去,记者看到主塔外侧包裹着全封闭的操作平台,不仅给工人筑起了“安全堡垒”,还能避免高空施工对既有铁路的影响。不久前,转体桥主塔在完成第12节段混凝土浇筑后实现封顶,主桥结构施工迈过了最大难关。

攻克了高空作业的难题,施工过程的精准控制又怎么实现?

走进项目智控中心,墙上的大屏幕正实时刷新着数据:塔柱应力2.3MPa,塔吊偏位0.5毫米,温度25℃……红色的预警线像一道安全屏障,时刻守护着大桥的安全。

曾春炜快步走到屏幕前,指尖在主塔三维模拟图上划过,“你看这主塔,每个横截面尺寸都不一样,要做出‘宝瓶形’造型,还得保证高标号大体积混凝土不开裂。我们通过智能测温、分层浇筑和智能养护,把风险降到了最低。”

截至目前,嘉兴市区快速路环线三期二阶段项目主体工程完成近80%,力争年底前实现高架主线贯通,2026年春节前具备通车条件。

长龙卧波

绘就市域一体化新通途

10月16日,晨曦微露,嘉兴市域快速路城东路(嘉善)射线项目工地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摊铺机、压路机等来回穿梭。头戴安全帽,身着橙色工装,50余名工人各司其职、配合默契,正在进行320国道(御华名都东北2门—潭湘街)地面道路沥青摊铺作业。

城东路(嘉善)射线施工单位、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宗辉提前半小时来到建设工地,迎接工人上岗,“预计在10月21日完成全部地面道路的沥青施工,之后将进行地面的标线和波形护栏等相关附属设施施工,确保今年11月底按时实现通车目标。”

现场,摊铺机的“吐料声”、压路机的“碾轧声”、工人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犹如澎湃激昂的交响。放眼望去,只见黝黑的沥青路面在不断延展,平整如镜。高架桥一侧的乍嘉苏航道上,各类船只来来往往。

城东路(嘉善)射线起点位于市区中环北路、城东路交叉口,设置中环北路枢纽互通与中环快速路相连,止于南湖区湘家荡桥前,全长约3.93公里。其中,采用挂篮悬浇法施工的跨乍嘉苏航道桥是城东路(嘉善)射线的关键控制性节点。

不久前,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注入合龙口,这座横跨航道的变截面连续现浇箱梁中跨完成“牵手”,标志着城东路(嘉善)射线高架主线全线贯通。

“这可不是简单的‘拼积木’,每一步都得精准到毫米。”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任科亮介绍,“从悬臂静定体系转向连续超静定体系,就像给大桥‘换骨架’,前期施工积累的自重、预应力,加上合龙瞬间的温度变化、支座摩阻力,都会产生新的内力,稍有偏差就可能留下安全隐患。”

如何确保这场精密的“骨骼置换”手术万无一失?

早在开工前,项目部就做了大量准备。“我们用专业软件模拟了上百次施工过程,就像提前在电脑里‘彩排’一样,把桥梁每个阶段的受力情况、变形程度都计算得精准无误。”任科亮指着电脑上的施工方案介绍,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制定了详细的结构体系转换方案,明确标注出临时约束的解除顺序、操作时机,以及分级卸载的具体量值,确保整个转换过程平稳可控,避免梁体因受力突变出现问题。

相较于体系转换,合龙口的精度控制更是一场“毫米级”的较量。由于混凝土徐变收缩、温度波动等因素,两侧悬臂端的高程、中线和间距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

如何在这些动态变化中,确保合龙口两端梁体实现精准对接?

“这座桥的‘成长’全程都在我们编织的‘数字网格’里。”任科亮告诉记者,每一节段施工,团队都会在立模前校准基准标高、浇筑后复核结构形态、张拉完成后检测最终尺寸,对所有数据实时记录存档,逐步构建起完整的数据库,反过来精准指导后续节段的立模精度控制。尤其在合龙前的72小时里,团队更是开启“全天候值守”模式,每隔15分钟就对合龙口的高程、中线、间距进行一次精准测量。“就怕昼夜温差导致梁体热胀冷缩,让合龙口位置跑偏。只有时刻盯着数据并进行动态调整,才能确保最终梁体线形和设计图纸严丝合缝,不差分毫。”任科亮说。

目前,嘉兴市域快速路城东路(嘉善)射线项目已完成全部桩基、承台、立柱、盖梁和梁板架设施工,高架主线已贯通,正加快高架沥青摊铺和地面道路路基及机电、交安、绿化等附属工程施工,护栏施工完成超95%,声屏障工程完成近90%,三店塘互通以西段绿化施工已完成,三店塘互通以东段绿化施工接近尾声,声屏障交安机电工程完成过半。

如今,我们透过无人机镜头俯瞰,已建成通车的嘉兴市区快速路高架桥上车流滚滚,将嘉兴时空距离不断压缩。据统计,截至目前,嘉兴市区快速路环线总流量达1.96亿辆次,日均通行车辆达12.47万辆次,高峰时达21.9万辆次。

“快速路项目不仅是串联市区与周边区域的交通纽带,更是推动嘉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构建‘153060交通圈’的关键支撑。”嘉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环线闭环后将实现市区交通“内畅外联”,射线延伸则让嘉善等区域与主城的联系更紧密,从根本上破解“出行堵、通勤远”的民生痛点,不仅重塑着城市的空间格局,更将为嘉兴在长三角城市群中赢得新发展优势注入强劲动能。

标签: 责任编辑: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