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昨天,“新质生产力·AI新动能”嘉兴人工智能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北京启幕,向业界发出携手发展的“京城之约”。来自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国际投资促进会、360集团、神州数码(北京)有限公司等70多家协会和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的嘉宾齐聚一堂,共话智能未来,共谋合作新篇。
嘉兴作为浙江省唯一入选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城市,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算力设施。近年来,嘉兴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着力打造长三角智算中心和人工智能应用高地。目前,嘉兴算力规模占全省60%,位居全省第一,待5个在建项目全部建成后,智算能力将跻身全国前列。
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人工智能产业的腾飞注入了强劲动能。作为全省唯一地级市入选首批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嘉兴位居全国2024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地级市第五。目前,嘉兴拥有人工智能规上企业近200家,2024年产业营收突破700亿元。在智能终端、具身智能、智能驾驶等领域形成集群效应——立讯精密、九识智能、福瑞泰克等头部企业纷纷落地,苹果手表、iPhone17等全球明星产品“嘉兴造”已成为常态。通过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嘉兴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智慧物流等十大领域开放应用场景,为企业技术迭代提供丰沃土壤。
现场,嘉兴市商务局作嘉兴投资环境推介,南湖区、桐乡市商务局分别就区域AI产业布局作专项推介。南湖区正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已吸引深信服、国信数字等40余家数据企业落户;桐乡市依托浙江省“最强大脑”——“乌镇之光”超算中心,打造“超算+产业”生态,在自动驾驶、基因工程等领域形成赋能效应。
曙光智算AI解决方案经理石鹏飞介绍了“乌镇之光”超算中心,作为全国14个国家级超算中心之一、浙江省唯一,其“硅立方”浸没液冷技术绿色低耗,为AI产业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数字基座;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副总经理孙宇豪则展示了位于嘉善县的长三角智算中心项目的宏伟蓝图,该项目投资50亿元,一期将于明年6月投用。这些项目的展示,充分展现了嘉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硬实力,赢得了与会嘉宾的广泛赞誉。
“我们在嘉兴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4个月,而且实现了从技术到场景的快速打通。”九识智能总经理马燕军感慨道。目前,该公司已在嘉兴布局年产2万台无人驾驶装备的智配项目,预计年底前在全市投入300台无人车,服务物流、安防、环卫等多个场景。
“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营商环境,让我们坚定选择在这里扎根。”是石科技董事长闫博文介绍,平湖市雄厚的高端制造产业与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也是AI技术的练兵场,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宝贵的试点机会。
“为什么选择嘉兴?我想,我现在站在这里,就是答案。”太美集团合伙人张宏伟现场将创业故事娓娓道来,“从注册到上市,不少地方向我们抛来橄榄枝,但嘉兴是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创业宝地,一路成长,嘉兴政府给了我们全方位的支持。”
活动期间,嘉兴聘任北京盛奕私募基金合伙人郭谦、亿安天下董事长王雪芳、华盛绿色工业基金会秘书长佟雨珊、彬复资本合伙人范惠众、清研载物合伙人钱雨等5位业界精英为“人工智能招商大使”,他们将成为连接资源的桥梁、传递信心的使者、共谋发展的智囊,为嘉兴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盖珂珂也对嘉兴充满了期待:“嘉兴的算力基础与产业生态,为AI技术落地提供了独特优势,未来有望成为长三角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策源地。”
嘉兴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嘉兴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佳服务,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目标到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嘉兴期待更多企业家成为嘉兴的“城市合伙人”,在这片热土上共同开启智能时代的新航程。
本次推介会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专家对话、产品展示等形式,全面展现了嘉兴人工智能产业的硬核实力与发展机遇。与会企业反响热烈,多家机构现场表达了投资考察意向。嘉兴还将持续开展系列招商活动,加速构建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集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