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视听产业,嘉兴定下大目标。昨天,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日前发布的《嘉兴市加快推进大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行详细解读(相关报道见2版)。《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嘉兴要力争大视听产业规模达到千亿元,建成国家级大视听类产业基地(园区)1个、省级重点大视听类产业基地(园区)2个,培育视听领域省级重点企业50家,打造全省领先、辐射长三角地区的大视听产业发展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大视听产业就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典型代表。所谓大视听产业,是由视听与“视听+”组成的、跨媒介跨行业跨平台的产业集合体。通俗来说,我们每天看的电视节目、刷的网络直播,热门动漫的版权认定、备受关注的AIGC技术等都与大视听产业有关。这两年,从北京推进大视听品牌建设,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视听发展,到浙江发布相关政策,打造万亿级产业,大视听正成为数字文化产业中最前沿、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嘉兴是算力规模居全省第一的数字经济强市,也是视听产业活跃的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水乡旖旎的自然风光、江南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还有持续加码的政策支持、日臻完善的营商环境,都是嘉兴发展大视听产业的优势所在。在这里,乌镇、西塘、盐官、丁栅等千年古镇,是中外影视作品的热门取景地;在这里,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8K全画幅电影镜头,拍出了《中国医生》《中国机长》等影视佳作;在这里,九州文化旗下海外短剧平台ShortMax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部作品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精品推荐;在这里,南湖视听谷、运河湾数字文化产业园、双溪湖短视频创作基地等平台引来喜马拉雅、腾讯音乐等大视听龙头企业落户……据统计,嘉兴大视听相关产业总营收已超700亿元,2025年上半年规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2%以上。
打造辐射长三角的产业高地,嘉兴将如何逐浪大视听这片蓝海?《行动计划》提出了五方面重点任务:完善产业结构,将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大视听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打造协同发展新格局。深耕内容生产,将建立优质视听创作重点素材库,实施“IP全生命周期培育计划”,鼓励各地探索建立文艺精品创作激励机制,激发精品创作新动能。做强视听制造,将鼓励企业对视听核心元器件开展技术攻关,打造智能创新新引擎。提升文化服务,将构建“大视听+文旅”新模式,实施“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开发“微短剧+古镇”沉浸式项目,丰富消费应用新场景。
优化产业生态,将建立大视听政务服务中心,成立大视听产业联盟,加强金融服务,强化人才引育,营造良好发展新环境。从中不难看出,发展大视听产业,嘉兴已经拿出了大格局、大视野和大情怀,不仅要在精品创作、智能制造方面大有作为,更要为文旅开发、公共服务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与创意空间,加速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大嘉兴风光无限,大视听未来可期。以真金白银扶持精品创作,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让大视听不仅是内容生产、产业重塑,更成为一种开放的社会实践,我们定能以大视听赋能大嘉兴,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为数字嘉兴擦亮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