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昨天上午,位于浙江嘉兴的丹佛斯海盐第二园区(一期)启用。该项目总投资27亿元,占地216亩,是丹麦工业巨头丹佛斯集团在中国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该项目全面采用可再生能源,本地产能规模将实现翻番,成为外资企业深度参与中国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标志性项目。
“去年4月开工,今天正式启用,这样的速度令人赞叹!”丹佛斯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方行健在启用仪式上表示,该园区从动工到建成验收仅用了355天,展现了中国效率与丹佛斯标准的深度融合。
作为丹佛斯集团实现2030年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布局,海盐第二园区项目严格遵循高能效标准建设与运营,并将作为低碳技术展示中心,向业界推广成熟高效的脱碳解决方案。
项目建设背后,是中外双方在绿色理念与极致服务上的高度契合。海盐县望海街道党工委书记沈一涛介绍,项目自去年4月开工至今年3月验收,较原计划提前10天完成。丹佛斯方面提供的建筑标准达800页,部分指标远超国内通用规范,如外墙保温性能高30%、地坪平整度精确至毫米级。即便在项目收尾阶段,丹佛斯丹麦总部仍提出5000余项改进建议。
为匹配丹佛斯的高标准,海盐县成立项目专班,实行“小时制”进度管理,每周汇报、逐项对接,以精细化服务保障项目高效推进。这样的合作基础早在20年前便已奠定——2005年丹佛斯首次落户海盐时,当地仅用3个月就完成厂房改造和环评审批,令企业印象深刻。
海盐县副县长章剑锋表示,当地凭借真诚的服务态度与高度一致的发展理念赢得企业信任。作为国内首个零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海盐持续构建以核能、新能源为主的零碳体系,并在第二园区项目中承诺绿电供应与零碳园区建设,提供中心城区优质地块,最终促成签约。
自2005年通过收购浙江海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首次投资海盐以来,丹佛斯20年间连续完成10次投资,从年产值4000多万元的企业起步,发展至如今年产值超40亿元的大型园区,增长近100倍。目前,丹佛斯海盐园区已拥有5家工厂和2个应用开发中心。今年5月,企业再次与海盐签约第二园区二期项目,实现第10次投资。
海盐县商务局局长曹卫益透露,丹佛斯集团在海盐2025年规上工业产值预计超60亿元,第二园区的启用将加速向百亿元目标迈进。
目前,中国已成为丹佛斯全球第二大区域市场和最大采购来源地。“中国是我们的‘第二家乡市场’。我们与中国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紧密契合,让我们坚定看好其投资前景!”方行健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