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2025-09-02 08:37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9月的第一天,嘉兴市市长李军又给全市人民写信了。往年这个时候,嘉兴人也收到过这样一封信。信的内容是市长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征求下一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的意见建议。办好民生实事,民声是出发点,民心是落脚点,说到底就是要让群众成为参与者、受益人。和往年一样,公开信一发出就受到了全社会关注,涉及教育助学、养老帮困、城乡宜居等方面的民间期待也随之“占领”评论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这封公开信的背后,是嘉兴年复一年的坚持,让百姓需求如螺旋般“浮”上来,政府实事如钉钉子般“落”下去,办成了许多百姓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近两年,从困难家庭厨卫改造到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从游泳公益培训到学生满意食堂,从擦亮幸福河湖的“面子”到筑牢地下管网的“里子”……嘉兴以民声定民生,确保政府“干的事”与群众“盼的事”精准对接,实现城市发展“大图景”与百姓生活“小确幸”同频共振,让“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有了实实在在的“用户体验”。

这份体验,在于对民声的精准回应。知屋漏者在宇下,民生实事干什么、怎么干,老百姓最有发言权。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实事要办到群众心坎上,首先要问需于民、办民所需。纵观近年来的嘉兴民生实事项目,与提升民生服务水平相伴的,始终是聆听民声的专注与真诚。嘉兴每年通过“市长公开信”向全社会征求民生实事意见建议,其中,2025年共收到群众留言2500多条,群众参与度创历史新高,最终票选产生教育助学、养老帮困、城乡宜居等十方面民生实事,“向社会免费开放机关事业单位错时共享车位”“更新、加装住宅电梯”等一批源于群众真实诉求、体现市民全新期待的建议,成功入选民生实事项目,让民声“落地有声”。

这份体验,在于对民主的充分彰显。民声何以变民生?从2500多条建议“浓缩”至十方面31个子任务,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是经过多轮沟通对接和专题调研、科学论证、严格审议后,最终由市人代会票决产生的结果。民生事项千头万绪,群众诉求千差万别,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民呼”的重点拎出来,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才能真正将实事办在需求点上。这种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领单”、群众“验单”的“连环操作”,是嘉兴发展民生事业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式民主的生动体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在“众口难调”中决出“众望所归”,让“民呼”与“政为”精准对接。

这份体验,在于对民心的精心守护。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生实事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办实每件事,才能赢得万人心。诚如公开信中所言:“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们积极参与、踊跃建言,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精心组织实施,努力让群众笑容更多、心里更暖。”以一诺千金的态度办好民生实事,嘉兴向来不遗余力:连续多年将约八成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2024年市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全部提前完成,群众满意率高达98.3%;

2025年上半年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平均进度82%……尽力与量力,为的是托起稳稳的幸福;初心与恒心,换来的是沉甸甸的民心。

为民办实事,需要“呼”与“应”之间的良性互动。征集2026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市长发表公开信,邀请全体市民“点单”,这是把建议权和选择权真正交给了我们。让我们一起,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成建议,为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真正成为民生实事的提出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共筑民生实景,共享幸福未来。

标签: 责任编辑: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