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江南,热潮涌动,发展正酣。
7月28日,秀洲区党政代表团用一天时间,赶赴绍兴市上虞区、嘉兴市嘉善县开展考察学习,一路看产业、进园区、访企业,深入了解两地在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区域协同、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先进实践。
从新材料创新基地的前沿探索到“伞业大脑”的共富实践,从智慧绿洲的科创活力到水乡客厅的协同蓝图,代表团所见所闻既有产业跃迁的壮阔图景,更有发展逻辑的深层变革。两地以战略定力锚定方向、以系统思维破解难题、以创新举措抢占先机的实践,为秀洲在新发展阶段破局突围、提质增效提供了借鉴启示。
以产业体系重构为核心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唯有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产业钥匙和发展密码。
无论是置身于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还是深入立讯智造(浙江)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此次学习考察的每个点位,都与发展新质生产力联系紧密,代表团也都能深刻感受到:上虞和嘉善的产业实践,展现的是对产业生态的系统性重构,而非简单的规模扩张或赛道切换。
作为上虞区“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智能装备产业的龙头企业,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与卧龙电气、盈峰环境等企业共同撑起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地位,成为上虞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嘉善则立足“3+3”主导产业,凭借立讯智造、日善电脑等项目撑起千亿级通讯电子产业,同时以兰钧新能源等大项目培育新能源赛道,实现了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产业效应。
那么,秀洲的产业发展方向在哪里?上虞和嘉善又有何借鉴之处?
“上虞和嘉善的实践共同印证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秀洲区经商局党组书记、局长金国中表示,唯有将“两新”深度融合的土壤孕育得更肥沃,才能让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发展、集群发展,让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培育壮大。
以创新生态打造为引擎
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创新是两地保持发展活力的核心密码。
上虞以杭州湾联合创新中心、曹娥江科创走廊为载体,集聚3所应用型大学、12家大学研究院,连续两年夺得省“科技创新鼎”。
嘉善则依托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打造8大未来实验室,集聚1250余名各类人才,形成了基础研究、中试孵化、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兄弟县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成效明显,让人印象深刻。”代表团成员深有感触地说,创新不是孤立的单点突破,而是教育、人才、科技的系统联动。
上虞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深度合作,让科研成果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嘉善通过引进浙大智慧绿洲、嘉善复旦研究院、祥符实验室、上大研究院等高端科创载体,实现高端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
对秀洲而言,抓发展必须链接科技优势资源,加强科技合作才能铸就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油车港镇党委书记吕军超表示,当前,油车港镇正围绕天鹅湖未来科学城建设,依托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全国首个“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等高端资源,聚焦于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奋力建设嘉兴运河湾科创走廊新高地。未来,将一方面深化与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另一方面优化人才政策,让创新资源真正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以区域协同融入为路径
拓展发展战略空间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沿阵地,上虞与嘉善的发展始终紧扣区域协同这一关键命题,在融入大局中实现自身跃升。
地处沪苏浙三省市交界点,横跨太浦河,方厅水院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一座标志性建筑,也是全国首个地跨三省域的房建项目。置身于期间,“一刻钟逛遍沪苏浙皖”,这句颇为贴切的广告语由此成为现实。
“定位决定地位,协同发展的机会还会有更多。”一路体验,秀洲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哲俊表示,在长三角一体化大棋局中,秀洲区需从地理空间走向价值空间思考。
一方面要像嘉善对接上海那样,主动承接核心城市的创新溢出和产业配套需求,在G60科创走廊中找到差异化角色;另一方面要创新思维,在交通互联、公共服务等领域打破壁垒,让要素流动更顺畅、资源配置更高效,使秀洲从区域节点升级为价值枢纽。
以城乡共富实践为目标
夯实发展民生底色
从“一块布”到“一把伞”需要多长时间?上虞区崧厦街道的答案是1小时。
走进崧厦街道“伞业大脑”共富工坊,这个仅85平方公里的地方,聚集着超1400家制伞企业,从伞布、伞骨、伞柄的生产,到检验、销售、出口以及配套服务,崧厦已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成功带动4200余名群众人均实现年增收3万元,成为了国内最大的伞业制造基地。
于秀洲而言,如何进一步激活块状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同时更好地扩宽共富渠道?
洪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江韦国在看到崧厦街道“伞业大脑”共富工坊的生动实践后表示,秀洲的传统块状经济,正迫切需要这样的破局思路。近年来,洪合镇以毛衫汇和毛衫派平台为重要抓手,全力推动毛衫产业焕发新活力。
“接下来,洪合镇将立足自身优势,持续完善平台功能,推动更多个体户加入平台发展,同时进一步打通设计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全链条数据,助力毛衫出海,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中,让更多人共享毛衫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江韦国说。
所见的是发展成果,所悟的是发展哲学。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秀洲篇章的新征程上,考察学习后真抓实干的“后半篇文章”已然起笔。
来源:区传媒中心
编辑:朱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