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文化娱乐
【秀洲文史】划松糕的记忆
2025-02-05 15:01 来源: 撰文 看秀洲

本期秀洲精选文史和大家分享五届嘉兴市秀洲区政协文史研究员、秀洲区油车港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孟金根的史料文章《划松糕的记忆》。“糕”寓意着“高升、高中、登高”,是嘉兴地区逢年过节、乔迁嫁娶时送礼的不二之选。松糕看似简单,但制作手法亦有其讲究,从磨粉、拌糖水、粗筛到划糕,每一步都是技术活。小小的松糕,不仅寄托着美好的祝福,更融入了浓浓的邻里亲情。


划松糕的记忆

✍孟金根


图片

  

松糕,我们平时只称“糕”。它四四方方,端端正正。均用于比较喜庆而隆重的场面。因为“糕”谐音“高”,有“高升、高中、登高”之寓意。

  

外甥结婚,舅舅家是一定要送上这松糕的,而且一般都会用八大蒸(十六方蒸)。它和舅舅送给外甥的喜帽统称为“上头帽子上头糕”。
  

至亲家造新房子,亲戚也要送上这松糕,一般也会是八大蒸。这糕,主人家上好正梁要用来抛的,称抛梁糕。
  

这种糕,还好像是我们这儿的特产,在海宁一带就不会做这种糕。我有一个姨妈嫁在海宁,她春节的时候每次来我家做客,我母亲总要送一些给她带回家。她总是非常高兴地说:“我带回去送给邻居一些,他们很喜欢吃这雪糕。”她把这松糕称为“雪糕”。不知为什么要称“雪糕”,我没有深究过,但我想可能与这糕的材料有关。与我们称其“松糕”也许是一样的。


图片

  

做松糕,我们叫“划糕”。
  

划糕先要磨粉。粉的主要原料是米,是糯米与粳米混合而成。两种米的配比,如果想糕软一点,糯米就多放些,60%左右。
  

划糕时,在厨房间用两条长凳置起一大竹匾,把粉放在大匾中间,把泡好的红糖水拌入粉中,等糖水与粉完全混合后,再用手反复揉搓,这样揉搓过的粉做出来的糕吃起来就有劲道。
  

揉搓后用筛子筛一遍,把筛出来粗的颗粒再揉搓,再筛。直到粗的颗粒基本不能再揉搓为至。
  

粉准备好了,开始划糕。
  

划糕是有模子的,这模子叫方蒸。方蒸四四方方,一蒸可以划出16块糕。在每一条边框上均匀地划有3个记号。先在方蒸里铺上竹帘子,再在竹帘子上铺上棉纸,用柴帚醮一些油水甩于棉纸上。然后用勺子从大匾里抄一些揉搓过的米粉放进方蒸里,用手把粉摊平,如果粉少再抄一些进去。然后用量衣尺把粉面抹平。最后将尺依着框上做的记号对齐放好,用“串扎”(一种扒扣用的工具)顺着尺边伸进粉里划出一条线,以此类推,一方蒸糕就划好了。
  

划糕是技术活,用力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太重了会划破铺在帘子上的棉纸,太轻了糕可能分不出块,蒸好后的糕会连着的。上锅蒸煮20分钟后,新鲜的松糕就可以出锅了。最后再在热气腾腾的一块块松糕上点上专用的糕印,有“福”字的,有“双喜”字的。就这样,做松糕就完成了。
  

划松糕拌水很重要,如果水拌得太少,划出来的糕蒸熟了吃起来就很松,满嘴都是粉,不好吃。水拌得太多,吃起来太软太烂。水拌得恰到好处的话,咬起来有劲道,软糯适中不粘牙。
  

那时,哪一家人家要划糕了,我们埭上左邻右舍的妇女都会去帮忙,因为划糕是一件大事。于是,这糕也就浓进了邻里亲情。


来源:秀洲政协

编辑:金梦依

标签: 责任编辑: 看秀洲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