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财经社会
清华女硕士奔赴秀洲乡村,浙江卫视关注!
2024-12-06 14:54 来源: 撰文

昨天(11月2日)

浙江卫视《周末面孔》

报道清华女硕士向珊扎根秀洲干农业

推动秀洲未来乡村打造!

在浙江,人才活水源源不断、竞相涌流,一个个“乡村梦想家”正在奔跑竞逐。清华女硕士向珊奔赴嘉兴秀洲,要让农业更智慧,科技含量更高。

向珊:向未来乡村出发

“比方我们几个项目都进来了以后,大家都是新农人,业态丰富起来,然后大家一起把这个台搭起来了以后,这个戏才能唱得更好。”向珊,70后,新农人,负责协助政府进行农业产业招商和农创平台搭建,逐梦乡野十余年,在全国各地培育过几十个现代农业项目。

但她其实并不是学农业专业出身,以前对于干农活也是一窍不通。清华大学MBA硕士毕业的她,曾在外企工作十余年,2014年一次偶然的经历,向珊与农业结缘。

“我们这家公司当时想要做一个进口食品的连锁超市。进入的前三年,实际上我一直是在做农产品的营销。”起初,向珊的转型并不顺利,书本上的知识以及积累了十年的工作经验,在农业这条道路上似乎走不太通。

图片

“一旦碰到了农业这个两个字,你发现哇,原来的商业逻辑都不对了。在商业逻辑里面,计算价格的利润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你知道,农产品大部分都是大田种植,它是没有办法就是预计到,比方说它甜度在增加的过程当中,它的天气是否匹配。它并不是说我像一个生产的工业品,我从流水线上下来就是一个标准品。它是一个生命。”

但她很快意识到,以往的商业逻辑并没有错,想办法让农业生产变得更规模化,更智慧化,才是未来农业的出路。

图片

“乡村里面现在人人口越来越少,那么再过十年,地谁来种?我们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种植方式,实际上已经不再是现代农村的未来了。我们的乡村现在更需要的,是一些智慧化、现代化的模式,和一些规模型企业的入驻。”

于是,用自己做外贸积累的营销和管理经验,为农村引进合适的现代化农业项目成了向珊的目标。去年,向珊带着团队来到嘉兴秀洲油车港镇,她和同事们发现水产养殖是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但传统养殖方式费水费地,养殖密度低,且鱼苗需要人工喂食,人工检测水质……但凡其中一个环节没有把控好,就会导致全池鱼遭殃。

图片

“油车港有27%左右的水塘面积,所以它的水域资源非常丰富,我们要把产业链升级。”然而,什么样的项目适合油车港镇,哪些平台又愿意和当地对接,向珊一开始也吃不准。为了多方协调,向珊每周都往返在杭州和嘉兴之间,找资源、谈招商,加班加点是常事。

”就是这一年的时间里面,我们也陆陆续续带了将近七八十个这样的企业来,考察这边的一些情况。我们要依据它原本的天然禀赋和资源特色,去用现代化智慧化的方式,让整个农业产业提升发展。”

图片

多方比较之下,她为油车港镇锁定了一个合适的方案,采用高密度、高维持、内循环流水的养鱼技术,并引入独立的增氧排污灌溉系统,让养殖环境更环保,更高效。

今年八月,油车港镇的现代渔业项目正式落地投产,当地的水产养殖告别了靠天吃饭的旧时代。“那么这个项目,它其实就是一个高密度养鱼。一个立方的水可以养殖50公斤的鱼,相当于原来水面养殖大概4-5倍,比我们传统的养殖要节省90%以上的水资源。正常情况下一年我们能育到1亿尾,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只需要3-4个工人。”

图片

除了现代化的渔业养殖基地,这一年,向珊带领着团队在嘉兴秀洲落地了七个项目。智慧化的果蔬生产基地中的果苗正在生长,全产业链水稻田里的稻穗灿烂金黄。眼下,她还引来了更多乡村规划师,为这里出谋划策。

图片

“这边的资源还是很丰富的,主题上面我觉得还要再加强主题的一些植入。”说话的是乡村规划师吴礼雄。而乡村规划师程德良认为:“自然美已经足够有了,做一些大型的活动让它出圈,然后让更多的人知道,之后再填充合适的业态进去。”

接下来,向珊还想打造一个属于新农人的平台,让有志回到乡村的年轻人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他们的乡村创业之路有所依靠。

图片

“我们有共享的直播间,有共享的办公室、会议室、路演厅,我们群策群力,大家一起来探讨、出谋划策。希望让乡村更有吸引力,更有魅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乡村,来乡村发展。”向珊如此说道。

来源:浙江卫视、新蓝网、区传媒中心

编辑:姜文豪

标签: 责任编辑: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