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时尚旅游
彩色稻谷、五彩油菜花……都来自秀洲这里!
2025-09-17 10:51 来源: 撰文 看秀洲

编者按

今年9月,首个全国科普月正式拉开帷幕。即日起,看秀洲推出《科普在秀洲》系列报道,带大家走进带大家走进科普教育基地,沉浸式感受一场场科学文化盛宴。

读过万遍“粒粒皆辛苦”

你有下过田吗?收割过稻谷吗?

你又是否知道

稻谷不只有单一的金黄

还能是斑斓的彩色?

🌾🌾🌾

跟着记者,一起走进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科普教育基地

走进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普教育基地,映入眼帘的便是彩色的稻田,浅绿、暗红、赭褐……仿若田野里的“彩虹”。

“相较于我们常见的稻谷,每一粒彩色稻的诞生,都要历经漫长的育种筛选、田间试验等,凝聚着无数不为人知的心血与汗水。”在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所农艺师朱珂的带领下,我们站在稻田里,细细观察着每一株稻穗,真切触摸到了自然的丰饶与神奇,每一抹色彩都藏着生命的张力。

每一株稻穗,无声诉说着科研人员如何以匠心深耕田野,用创新为这片土地换上了崭新面貌。

“科技创新工作和科普教育工作是密不可分的,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普教育基地成立于2001年,是首批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嘉兴市科普教育基地。

在他看来,建立科普教育基地的意义非凡。一方面,能够为中小学生及农民开展农业知识技能宣传普及,将农业的种子播撒进更多人的心田。也能让更多人走近农业、读懂农业,更能增进大家对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理解,凝聚起对农业科技事业的支持力量。

另一方面,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也给种粮大户和农民提供了技术支撑,真正让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变成了田野间实实在在的增产希望。

和其他科普展示厅相比,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普教育基地将“课堂”直接搬进了田野之间,让农业知识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感知、可实践的鲜活体验。

在试验田块、院部基地、古塘园区里,不但可以亲手体验割稻、打稻的农耕劳作,还能近距离认识大小麦、五彩油菜等特色农作物。

曾经“五谷不分”的模糊认知,在这片田野间变得清晰具体,每一次观察与触摸,都能成为一堂生动的农业实践课。

“我们的科普展示厅主要以‘南繁精神’为核心,收集、展示嘉兴水稻育种团队60年来南繁育种的视频、照片资料、所获荣誉和科研成果。”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基地年均接待中小学生人数约800人、种粮大户及技术人员约500人,单日最高可达150人次。

在科普展示厅里,陈列着石碾、踏碓、打谷桶等传统农业设备模型,每一件工具的变迁,都是农耕文明不断演进的印记,仿若在诉说着一段段农业发展历史。

秀水14、浙禾622、嘉丰优2号、中禾优6号……一粒粒小小的稻谷,都凝聚着无数农业科学家倾付的心血,更承载着他们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正是他们在实验室里反复钻研、在田埂间躬身试验,以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一代又一代的接力传承,才换来了如今稻浪翻滚的田野上,每一株稻穗都颗粒饱满、沉甸甸地坠弯了穗颈。

“我们希望能够讲好南繁故事,擦亮‘南繁精神’这张金名片,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着力营造浓厚的‘不追明星、追科星’的氛围。”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始终期盼,能让农业科技创新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扎根萌芽,推动更多人崇尚科技、热爱科技、投身科技。

如果你也想

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不如一起来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科普教育基地

地址

秀洲区王江泾镇双桥苏嘉路3223号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16:00

预约联系方式

19957377132

科普路线

科普路线1:

春花作物路线(3月下旬-4月底)

在院古塘现代农业高新区开展活动,以大小麦、油菜及设施大棚内的作物为主,带领中小学生了解认知相关作物,介绍彩色油菜花及彩色大麦。

科普路线2:

一粒米的故事路线(7月-11月底)

在院本部开展活动,以农科院优势学科水稻育种为主,带领中小学生进入试验田块,了解水稻育种及南繁工作,高年级学生可在家长带领下体验割稻打稻,介绍彩色水稻种质资源。

来源:区传媒中心、区科协

记者:徐金平

编辑:刘牛

标签: 责任编辑: 看秀洲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