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饭香炊玉,村醪滑泻油”
野米饭
那是来自乡间田野的独特美味
它像是大地的心跳
用最质朴的食材
奏响一曲味蕾的交响乐
煮好的野米饭
颗颗饱满,油光锃亮
每一口都包含着丰富的口感
糯米的软、春笋的脆
蚕豆的嫩、腊肉的香
在口中交融成一幅美妙的田园画卷
吃野米饭
是秀洲人独有的春日野趣
也是过春天的仪式感
眼下,春席山野,又到了“恰”野米饭的好时节。野火饭,顾名思义,需在野外烧制。气温最好在20余度,即使间或有小雨,也会倏忽转晴。此时,田埂边豆荚饱满,竹林中鲜笋白嫩,菜畦里也有一片油绿。这些看似随意的自然馈赠,便是做野火饭的“最佳拍档”。
在新塍镇潘家浜景区,一膛炉火正熊熊燃烧着,灶台前,农庄负责人何玉文正将准备好的食材倒入铁锅中,几番翻炒下,已是香气扑鼻。何玉文表示,这段时间,随着天气转暖,人们对于野米饭的热情又开始旺盛起来,“食材就是最简单的腊肉、香肠和当下的时令蔬菜,蒸饭前要先把这些食材用热油炒一遍,把里面的香味炒出来,这样蒸出来的野米饭才有味道。”何玉文说。
何玉文表示,最近来体验野米饭的人群主要以4至10人的团体形式居多,或是家族亲子聚餐、或是公司团建、或是朋友小聚,“我们食材、炉具一应俱全的同时,消费水平也较为亲民,一锅10人量的野米饭在180元左右。”
从来没有哪个季节,像春天这样,把食物与时令的关系拉得如此近。
过去,农人忙于春耕,晚归时路过别人家的菜园,看到地里的韭菜长得老高,心里想着:我家的也该有这么高了吧,明天去割点回来下面条吃。然后是莴笋、香椿、豌豆、春笋。就这样,在对食物的一天天期盼中,春天便过完了。所以人们总说春光短,一半也是春光太好,不觉岁月长。
平原地区的人总是最先感受到春天的风,也最先领略到时令对美味的馈赠。每年三到五月,秀洲人喜欢约上家人朋友跑到田野,自己动手做一锅热腾腾的野米饭。这种把整个灶台搬进大自然的举动,是返璞归真的乐趣,更是在向全世界宣布:看啊,我在过春天呢!
以下秀洲超全野米饭地图请收好
↓↓↓
周末的时候约上亲朋好友
动手制作春天的第一顿野米饭
享受大好春光吧!
来源:区传媒中心
编辑:姜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