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时分,秀洲区王店镇建林村又迎来了乡村游旺季。
露营、村咖、野米饭,骑行、摄影、放风筝……在这里,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游客们远离城市的喧嚣,沉浸在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清新,体验着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尽情享受春日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
这是一个位于王店镇西南约2公里的行政村,也是嘉兴市首批开拓乡村游的试点村。2003年下半年,建林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建明得到消息:随着“千万工程”的落地实施,全省将从4万个村庄中选出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开展全面整治,并将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和相关领导沟通后,他提交了申请书。
2004年,建林村被列为浙江省首批整治村,以奖代补获得42万元。2005年,建林村又被列为省级重点整治村,重点整治范围就是现在名气响亮的聚宝湾。“聚宝”是“徐坝”的谐音,居住在此的村民后来将其改叫聚宝湾,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聚宝湾由2个自然村落组成,核心区域面积300多亩,外围耕地、水域面积600多亩,常住村民100多户,完全符合重点整治村申报要求。于是,热切盼望增收致富的村民们意气风发,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清理河道、栽花种树……一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
欣赏原汁原味风景、采摘新鲜瓜果蔬菜、品尝可口农家饭菜,彼时的建林村文旅项目虽然不多,却在全市范围内带动了一股乡村游热潮。在人气迅速攀升的同时,全区首个“全国文明村”、首批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首批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等荣誉也接踵而来。
“20年前,我们村可以说对游客非常有吸引力,如今周边可看可玩的乡村实在太多了,怎样重新出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建林村党委书记李英想得十分透彻:要迎合时下年轻人的喜好,要想方设法增加村集体收入,也要让村民们的钱袋子继续鼓起来,就不能故步自封,必须与时俱进,结合原有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典故,做出自己的特色。
传承文化推陈出新
自然风景是基础,文化底蕴才是灵魂。建林村具有深厚的生态文化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在民居建筑、庭院设施、文物古迹、生态景观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白墙黑瓦、飞檐翘角的乡间院落,三进三重、一步一景的聚宝老宅,无不彰显着江南民居的底蕴和风采。
石雕、木雕、砖雕等传统建筑雕刻艺术元素,在村中随处可见。一扇窗、一道门、一角屋檐,处处都留下了历史的沉淀。而极具乡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灶头画,更为朴实的农家生活增添了一道艺术色彩。
不过,建林村最知名的文化品牌还要数“村嫂摄影队”。王店镇“村嫂摄影队”最早就起源于建林村,李英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我大概是2014年加入‘村嫂摄影队’,已经不是第一批了,2008年刚组建队伍的时候,我们村的几位村嫂都很积极。”她说,“直到现在,许桂英、沈小毛等第一批队员还在拿着相机到处采风。”
每当梅花盛开时节,聚宝湾梅园内总能听到此起彼伏的相机快门声,头戴蓝印花布的“村嫂摄影队”成员是这里一道特别的风景。为提升村嫂们的摄影技能,文化特派员沈立新主动开展培训,随时进行指导。
光圈如何运用让照片更温馨,背景怎么拍才能不喧宾夺主,如何构图更有意境……每次外出组团拍摄前后,沈立新都会对村嫂们进行指导、点评和复盘。“专家在身边,想拍不好也难。”今年71岁的“村嫂摄影队”成员沈小毛表示,多年来村嫂们在沈立新老师的辅导下,随手记录身边风景,让摄影成为丰盈人生的重要内容。
“虽然有摄影专家辅导,但一直缺乏村嫂摄影活动基地,今年应该可以实现了。”李英所说的摄影活动基地,已经被列入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的规划中。这个刚完成装修的活动中心同时具备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居家养老服务、家宴中心、村卫生室等功能,其中的家宴中心占地400多平方米,能同时容纳55桌喜宴,可承接乡村婚礼,而这正是建林村未来实现增收的新机遇。
建林村打算和周边镇村以及第三方公司达成合作,开拓乡村婚庆服务市场;充分利用村里的闲置房屋,继续引进深受年轻人欢迎的时尚业态,做大乡村旅游蛋糕;和王店镇其他10个行政村抱团成立强村公司,增加集体收入……作为建林村的“当家人”,李英踌躇满志,带领村班子和村民一起奋斗。“老网红”正在蝶变跃升,努力跻身“新顶流”。
打好“人情牌”和“创新牌”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建林村聚宝湾的松月酒家宾朋满座。“来的大多是老顾客,他们逢年过节就会习惯性地到我这里来聚聚。”松月酒家负责人雷松月十分感慨,开店日子长了,那些老顾客早就成了知根知底的老朋友。
由于毗邻洪合镇和桐乡濮院镇,“千万工程”实施以前,建林村部分村民以加工毛衫为生,日子过得紧紧巴巴。2006年11月,雷松月在老村支书李建明和镇村干部的动员鼓励下,率先开办了农家乐饭店。近20年过去,建林村的农家乐饭店更新换代了好几次,松月酒家的招牌一直屹立不倒。
“像松月酒家、秀秀农家乐、香满园这样的老牌农家乐饭店,回头客喜欢光顾主要是能感觉到浓浓的人情味。”李英认为,顾客在意的不仅仅是菜肴的味道,更是人情的味道,打好“人情牌”成为建林村吸引客源的重要方式。
时代在变迁,仅有采摘和垂钓的农家乐显然无法满足时下年轻人的喜好。于是,建林村打出“创新牌”,近几年不断引进新业态。村民和游客惊喜地发现,咖啡的醇香融入乡村美景,散落在草坪和小树林中的一个个帐篷也成为露营野餐的最佳去处。
从去年开始,位于建林村聚宝湾21组的乌桕农场在网络社交平台悄悄出圈。树林中的小木屋、草坪上的天幕、黑白质感的咖啡馆等,乌桕农场将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结合,构成了一道亮丽的乡间风景。
乌桕农场负责人顾忠明以前和妻子一起在嘉兴市区开服装店,最近几年,他发现露营经济十分火爆,于是把二次创业的目标锁定在经营农场。在实地考察了周边几个镇后,他选择回到家乡王店镇,在建林村租赁了几间旧屋,将原有建筑翻新改建,设计成乡间咖啡馆,并在周边的空地上开出了露营基地。
在聚宝湾景区入口处,一个新中式装修的茶咖店“鹊茶”成为游客必经地标。“我就是本村人,在家门口开一家茶咖店,走过路过的游客渴了、累了,可以来这里歇歇脚、喝一杯。”“鹊茶”负责人王力臣是一名00后青年,他对自己小店的规划很明确:价格亲民、接地气,为游客和村民提供便利。
从建林村聚宝湾文化长廊一侧拐入,曲径通幽处,一块写着“爱骑咖啡馆”的红色标识牌十分引人瞩目,这是台州人陈青宗为他的摩友们打造的一方小天地。去年11月16日正式营业后,这里就成为摩托车骑行爱好者(摩友)交流分享的大本营。
截至目前,建林村已有3家村咖,不仅为美丽乡村增添了文艺气息,也盘活了村里闲置已久的房舍,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租金收入。李英告诉记者,每一家村咖都有各自的定位,错位发展能让游客有更多选择。就在今年5月,村里还将新增一处可采摘、垂钓的露营基地。随着新业态的不断进驻,建林村正逐步构建起一个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体系,持续推动美丽经济蓬勃发展。
来源:区传媒中心
编辑:金梦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