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街镇风采
新店连开!新塍这家店,火到四川
2025-10-09 17:31 来源: 撰文

在四川宜宾屏山县的李子林下,一群白鹅正悠闲踱步——它们的“归宿”,是千里之外嘉兴的非遗酱鹅锅,或是宜宾街头飘着麻辣香的味德丰卤味店。


2023年,味德丰西南首家旗舰店在屏山开业;2025年,年屠宰300万羽、深加工800吨的屠宰精加工厂建成;今年10月,宜宾市区4家新店陆续亮相——这条“养殖-屠宰-加工-门店”的全链条,让“浙川鹅”从田间到舌尖仅需120天,新鲜度成为最大卖点。


一只鹅的“双向奔赴”:

从嘉兴非遗到川蜀需求


味德丰的“入川”,始于一场东西部协作的“双向选择”。

2021年,秀洲区与屏山县结对开展东西部协作。作为秀洲农业龙头企业,味德丰第五代传人顾晓峰敏锐发现:屏山20万亩果林的林下空间、富硒土壤与温润气候,正是白鹅生态养殖的“天然温床”;而浙江成熟的卤味加工技术与品牌运营经验,恰好能补上屏山农业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

谈及新店筹备,负责人坦言装修环节曾面临挑战。“单店装修周期大概25天到1个月,最大难点是连锁品牌的形象统一性要求。”由于品牌LOGO相关装饰、特定材质需从外地定制运输,且对质量标准把控严格,期间多次因材料不合格重新定制,“但为了确保所有门店形象一致,让消费者无论在哪都能认出味德丰,这些时间成本是值得的。”

“我们不仅要让四川人吃到好卤味,更要让屏山的‘鹅经济’活起来。”顾晓峰的话,道破了这场协作的初心。于是,浙东白鹅“飞”到屏山,开启了“东鹅西养”的产业实验——果林为鹅群提供遮阴食草空间,鹅粪反哺果树,形成“水果+白鹅”的生态循环;浙江输出养殖技术、保底收购,四川提供养殖空间、生态资源,一条“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在浙川两地悄然铺展。


从林下到舌尖:

120天的“新鲜”产业链

“以前担心养了卖不出去,现在有企业保底收购,比如市场价低于11元/斤时按11元收购,我们只管把鹅养好!”屏山养殖户张大哥的话,道出了许多农户的心声。

在屏山李子林下长大的白鹅,有两条“高光路径”:一部分经屠宰包装后空运回嘉兴,成为非遗酱鹅的原料——遵循“洗、腌、醒、烹、熬”5道古法工序,由第五代传人顾晓峰改良配方,成就“百年卤香”;另一部分则留在四川,经本地年屠宰300万羽、深加工800吨的现代化加工厂处理,变身卤鹅、盐水鹅、口水鸡等20余种川味卤味,最快120天就能端上宜宾人的餐桌。

“从养殖到门店全程自营,避免中间环节,新鲜度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新店品牌负责人介绍。而面对四川消费者“爱麻辣、厌过甜”的偏好,品牌更做了“聪明调整”:卤鹅新增麻辣口味,全品类降低糖分比例;价格结合当地消费能力优化,既保留非遗酱鹅的“嘉兴基因”,又贴上“川味标签”。

“我们店的卤鹅,年轻人爱麻辣,中老年人喜欢传统酱香,复购率挺高!”屏山旗舰店店员的反馈,印证了这种“双向融合”的成功。

从“协作”到“共兴”:

这只鹅还要飞多远?

今年10月,宜宾市区4家味德丰新店陆续亮相;未来,品牌还计划在西南重点城市继续新增门店——这场以鹅为媒的协作,正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升级”。

从新塍的非遗工坊到四川的李子林,从浙东白鹅的“东鹅西养”到屏山农户的“林下增收”,味德丰用一只鹅,串起了浙川两地的产业协作链、乡村振兴链。正如顾晓峰所说:“这只鹅不仅是卤味的原料,更是乡村共富的‘金翅膀’。我们希望它飞得更远,让更多人尝到美味,也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标签: 责任编辑: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