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街镇风采
假期收个心,来村里走走!古塘村这份松弛感,治愈所有节后小疲惫
2025-10-07 10:26 来源: 撰文


happy

every day

国庆假期的热闹还在心头打转,返工返校的节奏却已悄然开启?与其陷在“假期综合征”里闷闷不乐,不如抽个周末逃离喧嚣,来古塘村赴一场慢节奏的乡村漫游——这里没有人挤人的拥挤,只有萌宠的软萌、非遗的温度和美食的香气,帮你把浮躁的心轻轻安放。




不能错过的

“遛娃+打卡双料地”


01

开森部落

340亩亲子乐园玩到不想走

想让身心彻底“松绑”,就从开森部落的 340 亩自然天地开始吧。不必赶行程,只需牵着孩子的手,在稻田边看风吹麦浪,在丛林部落里追着蝴蝶跑,若玩到尽兴,还能住进部落里的星空房车或临水木屋,夜里枕着蛙鸣入眠,清晨被鸟鸣唤醒,把“偷来的时光”过成诗。



乐园、鱼塘、农场、稻田等多样场所为自然研学、自然体验和亲子自然陪伴提供了活动空间,丛林部落、农牧部落、星空部落、水乡部落等四大主题部落各有乐趣。


若想在这样的乡村氛围里找些鲜活乐趣,开森部落的萌宠森活节值得一去,10月6日至8日,这场热闹还在继续。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这里的宁静与萌趣,刚好为假期里的放松时光添上一段治愈插曲。


📞服务热线:0573-88880550


⏰建议游览:半天或一天



02

非遗双馆

亲手画灶画,零距离看传承


玩累了,就去非遗双馆寻一份文化静气。在灶画文创中心,跟着省级非遗传承人施老师拿起画笔,一笔一画勾勒五彩灶画,颜料的清香混着老木头的味道,不知不觉间就抚平了心头的躁动。




在隔壁的非遗文化客厅,老灶头的烟火气撞上现代灶具的科技感,藏着最生动的“古今对话”。研学团队早把这当成宝藏据点:对着青砖灶膛描线稿,或是用现代画笔定格新老灶具同框画面,抑或在旁开展扎染和拓印活动。手作里藏着匠艺传承,笔尖下写满生活变迁,小小灶火旁,非遗与实践撞出奇妙火花。



📞联系人:李女士

15268331880


⏰建议游览:1小时


03

皮划艇基地

湖面飘着“移动观景台”




若想换个视角感受乡村的美,村北的皮划艇基地千万别错过。选一艘单人艇,轻轻划入湖面,顺着水流慢慢划行——岸边的稻田、古朴的石桥、掠过水面的白鹭一一映入眼帘,风吹过耳畔,只听见桨叶划水的轻响和远处萌宠的几声轻叫,这一刻,“人在画中游”的惬意,足以治愈所有疲惫。



📞联系人:张先生

15068214979

⏰建议游览:半天


04

古塘动物园

百只萌宠撸个够


“没喂够萌宠?这还有惊喜!”在朝阳路与古塘路交叉路口南侧的古塘动物园里,刚到门口就听见一阵欢快的“嘎嘎”声,梅花鹿、小香猪等小动物等着互动。总共100多只小动物,都是温顺的品种,递上一把青草,看小动物们温顺地蹭手心,满心都是柔软。



📞联系人:石先生

13221376868


⏰建议游览:半天






超满足的

地道“舌尖非遗”



公泰和

江南“三酥一饼”必买


逛累了,就用地道美食给身心充充电。公泰和以“三酥(栗酥、桃酥、袜底酥)一饼(月饼)一糕(荤米糕)”风靡江南,成为王江泾一大特产。



刚出炉的袜底酥咬一口“咔嚓”响,咸香掉渣,配一杯灶王咖啡更是绝配 。



📞联系电话:18657326688



灶王咖啡

喝得出文化的咖啡


想歇脚?去喝杯‘非遗咖啡’!位于村部旁的灶王咖啡的墙面上画满了灶画,连咖啡杯上都印着“福”字灶画。灶文化融进咖啡,喝的是味道,更是老传统。抿一口,桂花香混着咖啡香,坐在窗边看街景,惬意极了。



📞联系人:韩女士

13776158254



国庆漫游“避坑指南”

交通:自驾最方便,嘉兴市区30分钟到,开森部落和村部门口都有免费停车场。


住宿:首选开森部落内部的民宿,今年上新了星空房车、森林梦想家独栋木屋以及临水木屋,可以同时体验高端精致与自然野趣完美融合~


拍照:皮划艇上拍稻田日落、灶画文创中心拍亲子作画、开森部落拍萌宠互动,出片率拉满!


觅食:公泰和糕点早上新鲜出炉,想买要趁早;灶王咖啡下午人多,可错峰去哦~


在古塘村

玩出最暖的国庆记忆


假期结束不是遗憾,而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来古塘村走走吧,在萌宠的软萌里卸下疲惫,在非遗的温度里找回平静,在美食的香气里感受生活的暖——这里没有赶不完的行程,只有慢慢来的松弛,帮你把状态调整到最佳,以更好的心情迎接节后的日子。


来源:看秀洲

标签: 责任编辑: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