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高营养食物(如发酵食品)
易滋生微生物并产气
若密封保存,气体积累可能导致爆炸
即使冷藏,仍可能有炸了的风险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
哪些东西放冰箱也可能会炸
↓↓
百香果、杨梅汁、杨枝甘露
冷藏时间过长容易炸
如果有相关排行榜,百香果恐怕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像百香果汁这类自制的果汁,里面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非常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在这个过程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
如果装果汁的容器是密封的,气体没有办法排出,在容器中不断累积,超过容器的承受极限之后,那就会炸。
同样,和百香果类似的还有杨梅汁、杨枝甘露等等,这些果汁密封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导致爆炸。
杨梅汁
👇👇👇
杨枝甘露
👇👇👇
平日里,自己购买或制作的果汁,还是尽快喝到肚子里吧。
可乐、啤酒等带气饮料
放冷冻快速降温,结果炸了
可乐、芬达、啤酒等这些饮品,放在冰箱冷冻容易炸。
这类饮料爆炸的原因,固然有我们熟悉的“水变成冰,体积膨胀”。但这样最多只会让瓶子变形或者胀破,不至于发生爆炸。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二氧化碳气体的膨胀。
当水冻成冰以后,原本被高压压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失去容身之所,重新以气体的状态释放出来,在汽水、啤酒瓶内造成巨大的压强,当压强超过瓶身材料承受的极限,就会炸了。
干冰放冷冻室
结果冰箱门炸飞了
夏天购买一些食品,有些商家会赠送一些干冰,用于保持新鲜度。如果将干冰放入冰箱里或冷冻室,也是会爆炸的。
相对于其他的水果饮料爆炸,干冰冷冻后的爆炸,要更严重一些。一个不小心,直接把冰箱门都给炸飞了。
说起干冰冷冻后爆炸的原因,还是二氧化碳。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在-78.5℃以上的环境中,会吸收热量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
家里冰箱的冷冻层,一般只有-18℃左右,这个温度是远远高于-78.5℃的,对于干冰来讲,这个温度太“炎热”,分分钟就变成气体了。
干冰变成气体之后,体积迅速变大。而冰箱为了保冷,密封性比较好。如果冰箱内储存的干冰较多,又长时间没有打开冰箱门,冰箱内就会蓄积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结果就会炸了。
自制辣椒酱、果酒放冰箱
没有定期排气,炸了
自制的果酒、泡菜、糟辣椒,这些放进冰箱,也有可能会炸。
果酒爆炸💥
糟辣椒爆炸💥
爆炸的原因,跟百香果汁爆炸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区别在于,酿酒、泡菜是我们主动打造出来一个合适的环境,让微生物主动繁殖、发酵。
如果我们需要在家酿酒、做泡菜,可以定期排气或者直接使用泡菜坛来腌制。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自己在家做发酵品,对微生物的控制,无法做到精确,没经验的人不建议尝试。
即使是厨师,也要注意过程之中放气、吃的时候注意有没有变质,一旦觉察不对,果断丢弃,千万别心疼。
来源:央视财经、科普中国
编辑:刘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