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汪,车这么停挡过道,着火了连逃生路都堵死!”在秀洲区新塍镇火炬花苑的车库里,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教育违规停车者,这一幕出自3分钟村剧《别在车库过道停电动车》。
这部由社区与物业人员参演的短剧,虽没有专业剪辑,却凭借真实场景引发居民强烈共鸣。居民李大叔更是主动担任“义务巡查员”,他说:“现在每天回家都要看看楼道是否畅通,这可是救命的通道,一定要保障好。”
而这并非新塍镇在消防安全宣传上的首次创新。早在去年,火炬社区自主创作的安全科普IP——“小炬说事”就已上线。首期安全课程《防盗窗留逃生口危机时保生命路》,以网格驿站为阵地打造“实景播报间”,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教体系。村社干部担纲主讲,物业人员、热心村民组成“安全导师团”,通过现场讲解、案例剖析等方式,用方言土语传播安全知识。
“没了说教,全是生活里的事。”居民王阿姨看视频后主动改了防盗窗,“邻居现身说法,才知隐患就在身边。”
这些安全课程视频聚焦生活高频隐患,比如,社区工作者提醒“离家断电、避免超负荷用电”,党总支书记示范“防盗窗改逃生口”。栏目穿插居民、物业真实采访,形成“发现隐患—科普知识—经验共享”的完整链条。
另外,新塍镇“平哥”宣传队也通过现场教灭火器使用、组织烟雾逃生的同时,为“小炬说事”提供专业素材,实现“本土案例+专业指导”融合。
有了“平哥”宣传队助力,火炬村(社区)消防自治活力爆发:自发组织5场培训,网格员与志愿者组成夜巡队,每日查楼道、劝止电动车违规充电。“镇里给技术底气,我们的自创让宣传接地气。‘专业下沉+基层创意’更好地让安全知识在老百姓心中扎根。”火炬社区党总支书记柳月河告诉记者。
防盗窗开设逃生口的科普视频在村民微信群刷屏,当社区工作者与居民联手创作的村剧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火炬村(社区)花式安全宣传已出圈,同时推动消防安全宣传从“政府主导”向“村社自主创作”转型。
“我们以‘小炬说事’自创品牌为核心,拓展出‘实景播报+纪实采访+情景村剧’等多元宣传形式,通过接地气的创意实践,探索出‘自主创作+多元参与+长效治理’模式,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村社消防安全治理样板。”柳月河笑着说道。通过加强宣传和管理,火炬花苑车库电动车违规停放率下降30%。
“接下去,我们将把火炬村(社区)经验推广至全镇,不断建立健全‘镇级指导—村级联动—群众参与’三级体系,整合‘平哥’宣传队、村社品牌、志愿者,全面织密全域消防宣传网。”新塍镇应急管理站站长曹永学表示。
如今,在新塍镇,“小炬说事”用镜头记录生活隐患,“平哥”宣传队以实操筑牢安全防线,安全意识正转化为村社自治的内生动力。从网格驿站的实景播报间到居民车库的微剧场,新塍镇正以花式安全宣传出圈,让平安之花处处开。
来源:区传媒中心
记者:蒋彧淼
编辑:刘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