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嘉兴以强劲科创实力支撑智造创新强市建设
2023-04-26 14:24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周佩佳 通讯员 汪 舒

  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4个高新区成功“升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达到6家,创建转认定数居全省第一;累计开展6场院企银企双向对接活动,发布首批17家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资源图谱、56项科技成果,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银企授信项目顺利签约,构建“政府搭台、院所唱戏、银企参与”对接模式;持续激发科技人才根本支撑作用,推动全市高能级平台量质同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4月28日,以“嘉在长三角 智创兴未来”为主题的2023上海·嘉兴城市推介大会暨嘉兴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举行,当下的嘉兴正大踏步行进在建设智造创新强市的道路上。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吴根军表示,将突出创新制胜导向,矢志科技自立自强,发挥科技创新“幂数效应”,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地位,为高水平建设智造创新强市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蓄能发力

  科创的闪电,走在发展的雷鸣之前。

  3月底,位于平湖新埭镇的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一期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该项目总投资130亿元,签约次月即开工,是浙江首个数字经济百亿项目,是嘉兴发展数字经济的一张金名片,也精准抢抓了嘉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新基建的“窗口期”。

  作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项目之一,该项目包含大数据中心、创新应用中心两大板块,将搭建科技创新中心建筑群及软环境,立足平湖、辐射长三角、面向全中国、服务全世界,建设长三角及周边地区标杆性的产学研用、产城融合的数字经济产业平台,建成后将成为长三角区域最大的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重点吸引全球知名的网络类、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咨询类等企业入驻。

  该项目的落户和建设,是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缩影。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战略核心地位,全面推进“两区一城一走廊”建设,加快建设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打造面向未来的创新活力新城。

  科技核心地位牢固确立,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2018年的2.91%上升至2022年的3.41%,列全省第二;嘉兴在97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创新能力评价列第22位,在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列第26位,在省内均仅次于杭州、宁波。

  不仅如此,嘉兴已经连续两年捧得浙江省科技创新工作最高荣誉“科技创新鼎”,有力证明了我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

  今年,我市将聚焦企业、科研院所两大创新主体做大做强,实施“创新能力提升、科创平台提质、创新生态优化”三大行动,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融合,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长三角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主体加速成长

  在今年浙江省公布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认定名单上,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嘉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平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乌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4家高新区成功入选,嘉兴创建转认定数居全省第一。

  这4个高新区为何能成功“升级”,不妨来看看他们的成绩单。

  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等12家创新载体,推动与1500多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嘉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兰钧新能源通线当月产值破亿,嘉芯半导体等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数慧云巷项目基础施工即将完成,富涌电子项目所有土建工程已竣工;平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引进了瑞士欧拓、德国蒂森克虏伯等8个全球汽配百强企业和长城汽车整车项目,形成了“研发—零部件—整车—智能网联服务”完整产业生态;乌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携手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合作共建重大战略科创平台——乌镇实验室,赋能前沿材料产业链,推动与桐乡本地企业研究机构强强联合,加快产业战略转型。

  嘉兴深知,创新要素的集聚,离不开平台和载体。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导向是嘉兴迈出的第一步。我市在全省率先发布《关于加快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将高新区建设成为高能级创新平台的集聚地、人才集聚的主平台、创新成果的主窗口,这也为嘉兴高水平建设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和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截至目前,嘉兴已拥有国家级高新区1家、省级高新区6家、创建类省级高新区1家。2022年,全市高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总量的44.34%,达到6288.53亿元。

  而对于企业来说,研发是其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研发机构在嘉兴的发展可以用蓬勃来形容。仅去年,我市新认定省科技领军企业2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81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692家,均列全省前列;规上工业百强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规上企业研发机构总量、设置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75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8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家。

  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加快推动全市1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活动清零、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清零,力争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比持续提高,通过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高水平培育创新主体。

  人才生态持续完善

  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

  围绕高端人才,嘉兴量身定制研发平台。我市制定出台《嘉兴市引进顶尖人才(团队)“一事一议”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大对顶尖人才的支持力度,围绕顶尖人才研发需求,购置研发设备、组建研发团队,累计建成引领支撑我市产业发展的创新中心近200个。

  比如清华长三院打造了3个创新中心,包括围绕姜开春院士打造的海纳动力系统研究中心,专门转化微型涡轮发动机,填补国内空白;北理工长三院围绕张军等10名院士,打造了复杂网络协同探测与控制技术创新中心等。

  企业研究院能更直接带动企业乃至产业发展。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的企业研究院日前被认定为浙江省先进光伏新材料重点企业研究院,已经引进博士18人,其中国家级人才3人、省级人才2人,承担(参与)国家、省重大研发任务30余项,连续8次打破晶硅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世界纪录,4次打破组件效率世界纪录,连续4年组件出货量世界第一,实现年销售405亿元、市值超1000亿元,助推我市形成光伏产业集群。

  重大发明创造、颠覆性技术创新关键在人才。我市坚持发挥高层次科技人才作用,打造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圈”,构筑技术和产业的“朋友圈”,形成带动广泛的“辐射圈”,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省内工业类目最全的地市。

  去年,我市实施了科技部首批“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项目1个(全国仅10个),面向某领域的集成智能等多个项目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立项;获得省尖兵、领雁项目36个,立项数列全省第二;围绕我市三大科创高地,布局市重点研发项目12个,推动市、县(市、区)科技计划贯通、资源统筹配置,完成首批市级科技计划备案制项目立项127个。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84亿元,同比增长12.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2.28%,增速及占比均列全省第二位,实现良好开局。

  立足现在,嘉兴有着多年来奋斗积累的底气;面对未来,嘉兴已经扬鞭奋进在智造创新强市建设的新征程上。


标签: 科创 责任编辑:茹萍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