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为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奋斗目标贡献更大的水利力量
2022-03-23 09:46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撰文 包潇玮

坚持节约用水 复苏河湖环境







  

  ■撰文 包潇玮 图片由嘉兴市水利局提供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Groundwater-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纪念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我们做好水利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近年来,嘉兴市水利局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持续修复水生态环境、积极谋划全域水系重构,努力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的水利标志性成果。

  一、坚持地下水禁限采,保护地下水环境。本世纪初以来,我市严格执行禁限采地下水政策不动摇,不断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通过全面实施地下水禁限采管理制度,加大打击非法开采地下水力度,健全完善覆盖监测网络体系,推行地面沉降分区评估管控,建立监测结果与年度防治方案通报制度等措施,全市地面沉降速率近乎归零,局部地下水位出现了上升的良好态势。同时,重点加强防止地下水污染,严惩非法排放水污染物。通过加强地下水管理,减少了因地面沉降产生的地质灾害,为促进社会环境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二、贯彻实施节水行动,稳步提升用水效率。我市虽地处江南水乡,但水资源量远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全市本地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4.05亿立方米,除舟山市外为全省最少。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50立方米左右,不到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为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2020年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嘉兴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实施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乡节水降损、非常规水利用、节水标杆引领五大工程,持续提高全社会用水效率。2021年我市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45.3%、40.3%,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用水效率稳步提升。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全覆盖,累计创建节水标杆单位66家,海宁市行政中心、上塘河灌区荣获全国“水效领跑者”殊荣。

  三、切实回应民生关切,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优质饮用水源保障一直是全市人民关注的民生实事项目,通过数年的共同努力,市域外配水工程(杭州方向)在建党百年前正式建成通水,实现了优质原水“零”的突破。此外,我市通过实施“五水共治”和本地水源地建设,建立了水源保护区生态湿地隔离工程,不断推进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2021年全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在城乡一体化供水方面,全面推进“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一体化,改善供水设施建设,降低管网漏损率,保证供水水量水质。目前各县(市、区)已基本形成“一县一网”“多源联网”的供水格局,城乡居民供水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四、深化实施河湖长制,重新唤醒水乡活力。率先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2019年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2021年全市地表水控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比例达到94%,擦亮了秀水泱泱的生态底色。在全省率先出台《幸福河建设技术导则与评价体系》,海盐、嘉善、海宁三县(市)入选省级幸福河建设示范县。全市以“诗画田园、古韵水乡”为主题,扎实推进美丽河湖建设,累计建成省级美丽河湖32条(个),集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于一体,独具嘉兴韵味的浙北诗画江南水乡初步形成。此外,开展“金嘉毗邻”碧水保卫战和“青吴嘉”示范区跨界联合治水等行动,保障了省际边界水环境健康,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环境保障。

  五、谋划全域水系重构,奋力打造“嘉兴水网”。紧扣“高质量、一体化、现代化”发展关键词,在全面分析研究水网现状问题的基础上,2021年正式出台《嘉兴市全域水系重构规划》。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兼顾、系统治理、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构建洪涝可防风险可控的行洪航运网、多源互济分质供水的水资源配置网、碧水畅流水清岸绿的清水生态网、智慧高效融通共享的数治水利网等“四张水网”,努力打造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相适应、与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嘉兴水网”。

  下一步,嘉兴水利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始终秉持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忧患意识,围绕“嘉水安澜、兴水惠民”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奋斗目标贡献更大的水利力量。

  


标签: 节水;生态 责任编辑:茹萍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