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他们是疫情防控中的温暖屏障
2021-12-11 09:01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见习记者 樊昕旖   通讯员 诸胜涛

  138名党员志愿者共同助力医院“守好门”

  身穿蓝色防护服,头戴防护面罩,一手持测温枪,一手握着防疫标识,胸前贴着大红的爱心标识,他们正对进入医院的车辆和人员进行第一道关口的防疫筛查。

  “请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这是他们在工作中反复说的一句话。严把每一道岗、守好每一分钟,是他们的态度、信念和宗旨。

  连日来,嘉兴市第一医院的南北大门门口多了一群可爱又暖心的抗疫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并非“外援”,而是来自市第一医院的各个岗位。他们有的是一线医务工作者,有的是行政后勤人员,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

  “疫情旷日持久,一线医务工作者长期奋战在岗位上,非常辛苦,我们广泛发动在职党员,尤其是行政后勤岗位上的党员职工,组建志愿服务队,既是对医院疫情防控力量的补充,也是为一线医务工作者分忧。”市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这支队伍中,行政后勤人员占了多数。

  138名党员主动“出列”

  连日来,嘉兴周边多地接连发生疫情,浙江宣布进入战斗状态,作为全市传染病定点诊治医院,嘉兴市第一医院的疫情防控压力陡增。

  疫情就是命令。一线医务工作者闻令而动,筑起了嘉兴市第一医院的疫情防控坚强防线。但是,随着防控要求的升级,医院需要更多的抗疫力量,进一步织密精密智控疫情防控网。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紧要关头,党员站了出来。“医院领导在12月8日晚上10点紧急召开了视频会议,决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组建一支设置在医院南北大门门口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当晚党建工作部即启动线上招募,我们支部是在半夜11点多最快组织党员报名的。”医务社工部主任宋慧说。

  “我报名!”“我参加!”通知发出后,医院在职党员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全院的42个在职党支部中有138名党员主动报名,参加近3周的排班上岗。

  12月9日早上7点半,第一批志愿者队伍便快速集结上岗,成为医院的临时“守门人”。根据报名情况,医院对报名志愿者进行了排班,每天安排6人值守,分为3个班次。

  “如果说一线医务工作者是医院疫情防控的‘主力军’,那么这支由党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就是很好的补给力量。党员带头,冲锋在前,也有利于团结全院职工,凝聚起更强的防疫力量。”市第一医院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暖心服务让群众频频点赞

  为了让更多人见到春天,有些人把自己化成了春天。

  宋慧也是138名党员志愿者之一。虽然这次当“守门员”的时间不长,但有一件事情让她印象深刻。

  前几天,一位陪同父亲来就诊的人员因为行程卡带星号而无法进入医院,在目送父亲进入医院之后,他坐立不安。

  原来,因为父亲年纪大了,眼睛又不好,老人家一个人进去就诊让他很不放心,所以一直在门外焦急地徘徊等待。

  “这种场景也挺让我们感动的,我们就耐心向他解释,医院里面还有导医和志愿者,他们会帮助老人家取号和就诊,如果真的看不清楚的话,导医或志愿者也会送他去诊室就诊。”宋慧说,“经过我们慢慢给他解释之后,他也渐渐地信任我们,在等待的期间,他也加入了我们的工作,还给一些没戴口罩来就医的人员免费提供口罩。”

  此外,虽然日常工作繁忙,但仍然有部分医务工作者报名参加了志愿服务队。嘉兴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党支部副书记、院团委副书记王霄腾就是其中之一。“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感觉人生增添了新的价值。”就在前两天,王霄腾还因为服务了一位老奶奶而领悟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谛。

  这位70多岁的老奶奶前来就诊时,由于没有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按流程规定,必须要走人工通道。当时王霄腾正在门口做引导服务,第一次他指引奶奶去人工服务的通道,但是没过一会儿,奶奶又走回来了,这让他感到很疑惑。

  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是奶奶听不懂本地话,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也比较吃力,而走人工通道的就诊人员又很多,她有些不知所措了。了解情况之后,王霄腾带着奶奶去人工窗口,经过排队、询问、登记之后,终于帮奶奶进入了院区。

  大概一个小时之后,奶奶又回来了,这次她和她的女儿一起给王霄腾端上了一杯热水,奶奶还对女儿说道:“对,就给这个红马甲。”虽然奶奶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但鲜红的马甲已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当时我就蛮感动的,那是人与人之间内心深处的温暖和真情。”王霄腾说,“这次嘉兴周边城市都出现了疫情,只要我们上下一心,相信一定会战胜疫情的。”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疫情虽险,但党员从不缺席。正是这样一群人,用细心换来安心,用爱心凝聚力量,用信心决战疫情,勾画了禾城在这个寒冬里最美丽的风景。


标签: 疫情防控 责任编辑:茹萍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