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三治融合”从嘉兴走向全国
2021-07-01 09:53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杨 薇   通讯员 应培国 沈 洁

  沿着桐乡乌镇大道一路向南,便能看到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越丰村。一湾碧水穿村而过,漫步在越丰的村头巷尾,洁净的村庄、清澈的河流、美丽的景致相映成趣,孩童的欢声笑语在波光粼粼的河流中荡漾,老人们怡然自乐,俨然一幅幸福美满的村居图。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文人墨客笔下的风韵在这里皆有处可寻。这个靠近高铁桐乡站的小村发展迅速,面貌日新,变化背后是“三治融合”推进基层治理的有力诠释。

  创新“三治融合”

  村民话语权更大了、邻里间纠纷变少了

  近日,越丰村党委书记沈春雷召集百姓议事会和道德评判团的成员召开了一场针对“三治融合”积分提升基层治理的意见征求会。“我们马上就要出台‘三治融合’积分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方案,有关电动车管理方面的内容今天需要大家来议一议。”沈春雷开门见山。

  沈春雷话音刚落,与会村民就开始“抢话”。一位村民率先抛出问题:“村里老年人多,基本上都靠电动车出行,如果要限制使用电动车,他们出行怎么办?”话还没说完,又有声音响起,“一定要限制老年人使用电动车的话,那么相应的公交车和公交线路肯定要增加。”现场又有人忍不住插话,“我们知道这是为了交通安全,但是也不能‘一刀切’。”

  宽敞明亮的越丰村文化礼堂里,成员代表们围坐一团展开了一次头脑风暴,从多个角度开展热烈讨论。沈春雷仔细听着村民的发言,并把内容一一记录下来。

  其实,像这样的“热闹”场景几乎每周都可以在越丰村看到,并且已经坚持了8年多时间。

  “我们老百姓的话真是管用。”参与现场讨论的村民沈菊芬说,最让她记忆深刻的是两年前的一场讨论,“村里有些地方的路灯老化,存在安全隐患。村里通过百姓议事会、村民代表等多方推荐,联系灯头生产企业货比三家,最后由百姓议事会拍板,采购灯头后立马进行更换,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事后还把所有的经费和材料内容在布告栏公开,真正做到了公开透明。”

  越丰村,被不少人称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发源地,是浙江乃至全国乡村治理的样板。那么,为什么8年前越丰村选择了“三治融合”这样的治理模式?

  这要从越丰村特殊的地理位置说起。越丰村位于城乡接合部,交通也不便利,可以说是桐乡众多行政村中默默无闻的一个。“然而,幸运的是我们迎来了‘两高’开发的大好机遇,桐乡人盼了多年的‘高铁梦’也将在我们这里实现。”沈春雷说,“大好的政策摆在眼前,但是也带来了‘幸福的烦恼’,这样的变动把我们原本一个自然村落一分为三,村民们也有了不同的想法。如何让村民理解接受党委、政府的决策,这是我们琢磨最深的问题。”

  为了破题,越丰村探索开展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让村民成为村里大小事务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一方面让村民给政策制定出谋划策,另一方面让他们充当政策宣讲员,打消了村民心头的疑虑,工作也顺利开展了。

  “通过‘三治融合’的深入推进,我们发现村里原先一些矛盾是由于信息不透明、沟通不对称引起的。”桐乡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高桥街道党委副书记董国熙表示,“随着把有些村务知情权、议事权、决策权交给群众,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和支持,即便有矛盾,也是刚露苗头就得到了化解。”

  打造“微嘉园”平台

  抢着干的多了、站着看的少了

  从越丰村开始,8年来,“三治融合”的星星之火在嘉兴大地迅速燎原,村民法治驿站、板凳法庭、阳光议事厅,从政府部门到普通村民都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三治理念更是以一种新姿态融进嘉兴各个领域。2017年,“三治融合”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成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品牌,在全国进行推广。

  在此基础上,2019年9月,嘉兴市委市政府打造了全新的线上“三治融合”平台,推出网上服务治理平台“微嘉园”。

  东方红日起,红船湖上行。点开“微嘉园”小程序,映入眼帘的是这样耀眼的背景画面。下方是针对居民、网格员、社区干部的不同功能指引,只要确认同意,立马就可以开启高效便捷的网络社区生活。

  “居民朋友们:后续新冠疫苗首针接种将采取预约制。”“常见诈骗类型之冒充熟人或领导诈骗。”……南湖区东栅街道南江社区居民王阿姨打开她所属社区的“微嘉园”平台,这一系列内容立刻映入眼帘,“这个小程序简直就是我们居民的‘掌中宝’,什么信息都有,我们老太太用起来也很方便。”去年,王阿姨还利用“微嘉园”里的积分,兑换了一些生活用品,送给社区一户独居老人。老人接过这些物品后笑得合不拢嘴,王阿姨也很激动:“真想不到平时的义务劳动,还能够兑换东西帮助他人。”

  “微嘉园”汇聚起越来越多的人气,服务也越来越贴心。比如,“嘉心在线”模块整合卫健、教育、妇联、民政等部门及社会心理服务资源,通过在线咨询、讨论、科普等功能,解开百姓心里的疙瘩;96345模块内设“微开锁”“微电工”等八大服务,帮助市民解决生活中的烦心事;与“浙政钉”“浙里办”等政务平台互融互通模块,实现群众事务线上联办、掌上通办……

  在“微嘉园”的带动下,市民中“抢着干的多了、站着看的少了”。截至目前,“微嘉园”实名注册属地用户已达206万人,月均活跃约1400万人次,报事信息办结率超过99%,让百姓真正感受到“指尖上的便捷”。

  嘉兴市委副秘书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朱少平说:“我们将努力把‘微嘉园’加快打造成‘永不打烊的矛调中心’,积极探索‘线上服务’‘线上解纷’工作机制,推动更多社情民意在网上了解、更多矛盾纠纷在网上化解。”

  记者手记:

  持续深化“网格连心、组团服务”

  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

  嘉兴是红船起航地,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赋予了嘉兴“敢为人先”的城市基因。

  在社会治理领域,嘉兴是全国综治“长安杯”城市,率先夺得浙江省一星“平安金鼎”,连续16年获得省级平安市称号。

  然而,经济发展了,并不意味着问题消失了;“长安杯”捧到了,也不代表矛盾没有了。如何应对?只能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来破解,“三治融合”就这样被“逼”了出来。

  自治,让老百姓有了参与的活力;法治,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德治,更像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般,改变着老百姓的内心。

  “三治融合”犹如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死结”。新时期面对新问题,嘉兴如何进一步深化“三治融合”,创新基层管理新模式,把发源地打造成示范地?把红船起航地建设成为最平安城市?

  嘉兴给出的答案是:创新开展“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将其作为新时代践行初心使命的长效机制、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实践中,“微嘉园”作为“网格连心、组团服务”的重要载体,已得到广大嘉兴人民的认可。

  “微嘉园”秉持“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理念,以基层社会治理为主线,以嘉兴全市实体划分的4608个网格为基本参照,集服务群众、收集民意、化解矛盾功能于一体,从而实现线上和线下融合互动,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

  通过不断完善“微网格”、健全“微嘉园”、深化“微治理”,嘉兴正持续深化“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去年5月,嘉兴被中央政法委赋予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以位列全省第一的好成绩,正式确定为首期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这既是中央对嘉兴的肯定,也是嘉兴承担的一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更是嘉兴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一次重大机遇。

  催人奋进的新号角已经吹响。在建党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嘉兴正在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更多平安力量。


标签: “三治融合” 责任编辑:茹萍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