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颜值”“气质”双提升 绘就秀洲文明城市创建新画卷
2021-11-18 09:06 来源: 南湖晚报 撰文 N晚报记者 邓雪珂   通 讯 员 朱昱宁

  秀水泱泱,圆梦之洲;秀善若水,厚德载洲。

  在秀洲,一系列的更新和蝶变正在这里上演,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品质有了“脱胎换骨”的提升。漫步其间,整洁有序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点滴改变,透出的是文明“底色”,也印证着无数秀洲人民的美丽梦想与幸福追求。

  当前,新一轮文明创建热潮再次掀起,秀洲正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佳状态,全面推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实现城市由“内”到“外”美起来。

  城市颜值“再刷新”

  时尚简洁的墙体搭配整齐划一的商铺门面装修,在苍翠绿植的掩映下,彰显出一种中式的优雅,悠闲的市民穿街而过,描绘出一幅和谐有序的全新街景。

  “每天走在这样干净漂亮的街道,心情都愉悦起来了。”秀洲居民张爱媛笑着说道。从拆除立面违规广告到规范沿街商铺门头,从道路重新规划到停车重新管理……今年初,秀洲区围绕中山西路、洪兴西路两条主干道,对两侧建筑与道路围合而成的“U”形空间做总体协同设计、统筹规划。不仅再次刷新城市“颜值”、改善市容市貌,而且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环境。

  城市外在“颜值”提升的同时,内在“气质”也在不断提升。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秀洲将丰富文化生活作为重要内容,由秀湖公园、市文化艺术中心、全民健身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秀湖邻里中心“一园四中心”构成的秀洲市民中心,为老百姓提供了多功能、全方位、高品质的文化生活空间,也彰显出秀洲特有的气度风韵。同时,立足文化惠民、改善文化民生,其中由秀洲区联袂上海主创团队,组建本土文艺团队——“秀水艺术团”,历时一年创排完成的《泱泱秀水》大型音乐舞蹈诗风靡一时,既丰富文化生活,又促进身心健康,提升了群众的传统文化涵养。

  停车之痛“被治愈”

  “原来只要回家晚一点就没地方停车了,现在家门口新划了这么多车位,再也不用为回家没停车位烦恼,真是太方便了。”家住象贤新村的李程茹说起小区新发生的变化,不禁竖起大拇指为秀洲城市发展带来的人文关怀点赞。记者在象贤新村三区看到,整个路面平整宽敞,白色的停车线内,一辆辆汽车正有序进出停放。

  这一幕只是秀洲交通畅达、文明出行的一个缩影。走在秀洲城区的街道上,也鲜见车辆随意乱停、杂物乱堆的现象,高楼林立间的大街小巷,各类车辆各行其道、各停其位,一派井然有序的模样。遇到个别车主停车不当时,交警也会立即上前劝离纠正。

  停车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交通出行,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为更好地服务市民,今年3月,秀洲出台并实施了机动车停车收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机动车停车收费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规范机动车停车秩序。

  与此同时,新建一批停车泊位,充分利用城市剩余空间以及地下空间,有效改善城市静态交通环境。截至目前,秀洲共立项停车场改造提升项目21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500余个。此外,秀洲还推进机关单位错时停车,进一步提升车位利用周转率,盘活了现有的停车资源,崭新的城市交通面貌逐渐展现在众人眼前,让百姓对高品质生活看得见、摸得着。

  志愿服务“零距离”

  在秀洲,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将内心的善意与温暖化为身上的“红马甲”,走街串巷播撒爱意,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而又亲切的微笑,虽来自不同辖区、不同岗位,却无私地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他们就是——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用文明小行动汇聚着社会的正能量,扮靓了城市色彩。

  哪里有群众需求,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在高照街道秀清社区,志愿者们一手拿着袋子,一手拿着捡拾器,将路边的垃圾纷纷“收入囊中”,一路走一路捡,还原了社区原有的美貌。这里只是他们走过的一角,居民小区、公共场所、街头巷尾都有他们的身影,为秀洲发展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积极做好辖区内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公园、农贸市场等保洁工作,全力整治居民小区、城中村、背街小巷和公园环境,同时,组织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全面清洁主次干道、商业街及周边环境。”高照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辖区内营造尊敬志愿者、礼遇志愿者、争当志愿者的良好氛围,推动街道志愿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从环境整治到关爱残疾人、温暖老年人等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的蓬勃开展,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践行着志愿服务理念,将一颗颗文明的种子播下,为这座城市注入越来越多的关爱、温暖和希望。  


标签: 秀洲;文明 责任编辑:茹萍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