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街镇风采
点赞!王江泾镇农村垃圾分类工作亮出这些“新招”
2020-06-09 11:20 来源: 区传媒中心 王江泾镇 撰文 张月利

  在乡村振兴建设的热潮中,一场以分类减量处理为内容的垃圾革命正走进我们的乡村,走进乡村生活。王江泾镇因地制宜的创新督导模式、优化机制管理等,真正做到了“人人减少垃圾,户户分类垃圾”,有效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一、创新推出“专职督导员”

  近日,王江泾镇专职督导员阮龙宝正跟着保洁员一起在虹北村检查村民的垃圾分类情况。她随机打开其中几个垃圾桶,垃圾分门别类投入到对应的桶内,几乎没有错放的情况。 

  在王江泾镇虹北村,家家户户都有2只垃圾桶,绿色桶存放易腐垃圾,灰色桶存放其他垃圾。同时,每10户设置一组240升的绿色、蓝色、灰色脚蹬垃圾分类桶。村民在家里实施分类,保洁公司派专职保洁员在每天早晨、晚上规定的时间段进行定时收集,如果错过垃圾收集时间则自行将垃圾倒入指定的定点垃圾桶中。 


/mcnpic/202006/20200605/2020060515913373856161014.png


  “我每天去村民家里看一看,有些垃圾桶里面分不好的,捡起来改正,然后跟村民讲解怎么正确分类。”阮龙宝说,她每天早上都会跟着保洁员去点位上收集垃圾并查看村民分类情况,中午去村民家里随机抽查,指导垃圾分类;晚上,还上门宣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和发放宣传资料,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是一项涉及全民习惯养成的大工程。今年,王江泾镇在每个村原有专管员和保洁员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专职督导员”,除了每天监督检查村民的垃圾分类情况外,还协助村里开展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目前,全镇共有7名专职督导员,分片区每天进行督导。

  此外,王江泾镇在每个村(社区)里设置了有害垃圾兑换点和垃圾分类回收站,引导农户对家里的有毒有害垃圾进行分类,到兑换点进行集中兑换。每个星期固定的时间点对可回收物(废旧物资)进行集中收购。

  二、多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王江泾镇党委、政府历来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已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与垃圾分类作为第二季度攻坚工作之一。从“源头分类、袋装化定点投放”的垃圾分类模式逐步升级为“家里分类、定时收集、定点投放”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收集。


/mcnpic/202006/20200605/2020060515913374227885772.png


  在人口集聚区域,设置集中垃圾分类投放点位,如沙河景园、华云小区等都建有智能回收垃圾分类亭,小区内每家每户家里分类后,集中投放到点位上,保洁公司定时点位收集。在人居较为分散的自然村庄内,每家每户设置两个垃圾桶,农户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分类后,由保洁公司每天定时两次收集,其余时段还有垃圾的可投入到集中投放点。 

  垃圾分类工作,让居民转变观念是关键。王江泾镇通过村民组长会议、妇女主任会议等“大会讲小会灌”的方式,让各村(社区)干部带头做好垃圾分类。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百姓舞台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全镇人民垃圾分一分,共同创建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完善垃圾分类考核长效机制

  垃圾分类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应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切实提高群众对垃圾分类处理的认识,强化垃圾的源头分类,完善垃圾分类处理的硬件设施和考核机制,这样才能把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为了进一步强化村(社区)开展环境卫生和垃圾分类工作的主体责任意识,有效提升全镇环境卫生水平,王江泾镇采取攻坚任务月考核、日常工作季度考核和年度综合考评相结合的考核机制。考核计分采取对照考核标准,村(社区)自评和镇部门考评相结合方式进行。 


/mcnpic/202006/20200605/2020060515913375183569332.png


  王江泾镇在对村(社区)考核的同时还对保洁公司考核,今年该镇将保洁服务考核权下放到各村(社区),这样更能提高保洁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此外,王江泾镇还建立了垃圾分类网格化管理制度,每个村(社区)都成立了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由村(社区)书记任组长,村民委主任任副组长,下设若干个网格小组,每个网格小组责任人由村两委班子成员组成,各网格区域由网格内某一名党员作为负责人,按照就近、方便、区域化管理的原则,联系该网格村民,负责垃圾分类处理的政策宣传、工作指导和巡查监督。   

标签: 王江泾镇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