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带着感情、责任和使命的远行——嘉兴市代表团赴青海新疆对接对口支援工作侧记
2025-07-28 10:20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日前,由市委书记陈伟率领的嘉兴市代表团,远赴青海、新疆对接对口支援工作,其间,专程看望慰问了我市援青、援疆干部人才。面对面交谈时,一声“同志们辛苦了”,道出了每个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与付出;一句“再接再厉”,话出了对口支援工作的责任与使命。

2200公里、3600公里,是地图上嘉兴到都兰、沙雅的直线距离。从江南水乡一路搭飞机、乘火车、坐汽车,跨越东西、翻山越岭,才能抵达雪域高原、南疆热土。

2010年至2025年,是时间年轮里嘉兴与都兰、沙雅共同镌刻的奋斗足迹、心手相连的深情厚谊。一批批红船旁的援青、援疆干部人才肩负重托、满腔热忱,来到柴达木绿洲、塔里木河畔,挥洒青春、倾注心血,勾勒出民族团结之花盛开、高质量发展活力迸发的动人画卷。

“传好”接力棒

“风沙大格局更大,海拔高境界更高,环境苦更能吃苦。”在浙江省援青指挥部驻地门口,李强和张斌并肩而立,趁着陪同代表团考察间隙,与墙上的这句“座右铭”合了个影,金灿灿的高原阳光照亮了两人默契的笑意。

这个7月,正是第五批、第六批浙江援青干部压茬交接的时候。在海西州都兰县担任了三年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的李强,正式把接力棒传递到了从平湖来的张斌手中。“对口支援都兰是党中央和省委赋予嘉兴的政治任务,我们必当竭尽所能、全力以赴。”初来乍到的张斌,顾不上缺氧引起的身体不适,争分夺秒接触起来、熟悉起来,“学精神、学理念、学办法,要在新起点上一茬接一茬干下去。”

从县情概况到援青历程,从项目推进到人员对接,从重点任务到谋划打算……李强带着张斌四处走访“串门”,通过专题调研、实地考察、座谈交流、拜访交流等形式,将三年来的所得所获、所思所想倾囊相授。正在建设中的鲜枸杞冷链项目,李强最是记挂在心,全面复盘、细致移交,确保无缝衔接、有序推进。“鲜果销售规模有望扩大至200吨,是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的好项目,早一天投产就早一天见效。”李强一边盘算一边期待。

不只是产业赋能,民生改善、消费帮扶、文化交融的援青成效,更闪耀在城乡公交的车辙印里、奏响在“都兰优品”的直播间里、描绘在民族一家亲的儿童画里,还跳跃在援青教师彭潇湉收到的高考喜报里。来自嘉善中学的她,用一年半的时间加班加点陪伴学生成长,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带班级语文成绩进步明显,“今年高考考得不错,其中有两个孩子因为喜欢浙江、喜欢嘉兴,高考志愿填报了嘉兴大学。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我由衷感到高兴和欣慰,相信他们一定能找到更大的人生舞台。”

回“嘉”前,李强还收到了一个好消息:获得青海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第五批援青先进个人表彰。“无论在哪里,一生难忘的情谊、沉甸甸的荣誉,都将化作激励每一个援青干部前行的动力,为浙青携手的新图景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他的语气里透着坚定和信心。

“当成了家乡”

7月的沙雅,塔里木河碧波荡漾,万亩棉田绿意盎然。同样生机勃勃的,还有嘉兴市援疆指挥部驻地的小菜园,干部人才种的辣椒、茄子、番茄挂在枝头、静待成熟。代表团一边参观驻地,一边关切询问大家工作开展、日常生活等情况。“待了两年多,指挥部就像温暖的家,我们也把沙雅当成了家乡。”嘉兴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穆运安回答道,有感而发的朴实言语中,是点滴积淀的援疆真情,也是义不容辞的援疆使命——要弘扬红船精神、胡杨精神,尽最大努力把这个“家乡”建设好、发展好。

正是抱着这个想法,孙业飞觉得“在沙雅全身心投入工作是快乐的”。作为产业就业组副组长,他最近忙着对接雁鸣刀坊直播基地、烘焙工坊、靓发屋等项目的实施落地。“这里的妇女手很巧,也有创业需求,我们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资源链接等方式,助力妇女在家门口实现梦想。”孙业飞对“浙里石榴红·巾帼工坊”品牌颇有信心,“从成立民俗文化园、巾帼英雄创业街,到建立一站式服务体系,就是希望进一步提高就业能力、营造就业氛围,增强各族群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

注重由“输血”转变到“造血”的,还有嘉兴援疆医疗队队长陈伟。“沙雅的硬件设施并不差,尽快提升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是关键。”在沙雅县人民医院任职的他,组建实践技能指导教师团队,定期开展培训和教学,逐步形成“本地师资为主、援疆专家为辅”的可持续教学模式。前不久,在全国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中,沙雅县人民医院参考人员以95%的通过率刷新历史纪录。陈伟相信,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正在成为可感可及的现实。

看病救人的一线,更少不了嘉兴医生的身影。在8个基层卫生院开设“红船名医工作室”,深入开展“幼儿心肺健康百园行”“千名老人复光明”“妇女幼儿启明行动”等公益项目。“上半年,队里的妇科、外科医生,为当地群众做了600多台手术,平均每人每天要站上手术台两次。”陈伟翻了翻数据记录,替伙伴们感到自豪和骄傲,“这就是做医生的价值,也体现了援疆的意义。”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嘉兴干部人才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的远行,还在前进、不会停歇;嘉兴与都兰、沙雅天涯共此时、山川同一脉的对口支援新篇章还在续写、熠熠生辉。

标签: 责任编辑: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