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资本市场的向“新”而行,加快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聚力,嘉兴首批科创债落地。目前,全市已支持2家科技型企业发行科创债12亿元,募集资金后续将灵活运用于企业各类科创项目,以匹配科创企业长周期需求,当好“耐心资本”。
科技创新债券是指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三类机构发行,且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的债券。今年5月7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明确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同步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嘉兴首批科创债落地,是对中央近期重要经济政策的积极响应,不仅进一步拓宽了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也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提供了新平台。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关键技术攻关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然而,科技企业尤其是初创期的科技企业具有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再加上自身规模小、资产轻、难估值,融资渠道有限、资金成本较高,一旦资金供给难以撑过前期的技术研发和积累阶段,就极易陷入发展困境。也正因此,通过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是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一种创新金融工具,科创债具有长周期匹配和风险分散的鲜明特点,与银行信贷、股权融资等形成互补,可以有效消除短期资本“快进快出”的弊端,以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陪伴科技型企业度过成长初期、穿越经济周期,以高度的耐心换来高额的回报。今天的嘉兴,科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竞相涌现,正处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智造创新强市的关键时期,需要资本市场从“新”发力、向“新”而行,把更多聚焦“中长期”的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投向制造业、硬科技领域企业,推动技术、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助力智造创新强市建设。首批科创债落地可谓正当其时。一方面,科创债设计结构秉持长线赋能的投资理念,让资金成为“耐心资本”,有助于科技创新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从“陪跑”到“领跑”的晋级步伐;另一方面,科创债资金将精准聚焦光电精密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补链强链”策略,助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源源不断注入新动力。
现代经济始于科技,成于金融,落于产业。相信随着首批科创债落地,在资本与科技间架起关键桥梁,必将吸引更多长期、稳定的社会资本流向国家战略需要、智造创新强市建设需要的关键领域,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多“耐心资本”,以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助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未来产业,让新质生产力在嘉禾大地加速“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