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秀水泱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看秀洲推出《秀洲文史》栏目,带你感受秀洲历史人文的厚重与温情。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战火频仍,兵荒马乱,嘉兴北部靠近江苏盛泽的区域,一位原籍山东官居尚书闻姓人氏来此安家建业兴市,到南宋末年北方王、江两大户人家入迁发展壮大,彰显从闻川到王江泾的历史发展变迁。
从闻川到王江泾
文/欧福泰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战火频仍,兵荒马乱,嘉兴北部靠近江苏盛泽的区域,还是一片荒凉之地。当时,有一位原籍山东官居尚书兼巨贾的姓闻人的人,带着族人为躲避战乱逃到这陌生地。定睛一看:这儿依傍运河,土地肥沃。于是就决定在此安家。
闻人家族在此开店设铺,广建豪宅。闻人氏压根儿没想到,过了100多年,到了宋代,这片荒凉之地成为一个蒸腾向上的集镇,成为一块店肆林立、人声鼎沸的繁华宝地。闻人氏的迁居之举,成为后来崛起的一个江南旺镇——秀洲区王江泾镇之发端。当时人们为了纪念闻人氏开发之举,此地就称闻川市。“市”在古时为商贸集中之地。
宋代尤其是北宋末“靖康之难”后,大批北方世族迁居至闻川,又大兴土木,建造豪宅,而且还带来大量丝绸工匠、技术、资金等,促进了闻川的丝绸生产贸易发展,街上走动的很多是穿着华丽高贵的高官和富商,“其民多簪缨弗绝,而闻川之名以著”(清宣统《闻川志稿》)。
宋室南迁后,对丝绸品需求极大,因而刺激了闻川丝织业的发展,闻川等嘉湖一带迅速成为官府织染局所需丝料的供应地之一。由于隋代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使闻川丝绸品可以通过运河,运至京城临安(今杭州),再转运澉浦港口等地出海,远销至日本、高丽(今朝鲜)、波斯(阿拉伯)等国。
宋代,闻川的农民除种田以外,就在家里织绸,聊补家用。北宋著名诗人苏轼(1037-1101)曾来到闻川,写下反映闻川丝织业兴旺之诗:“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苘:俗称青麻。络丝娘:指缫丝的农妇)“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许多从北方迁居闻川的名门望族,所居住的弄堂也都以名人姓氏命名,如李家弄、陶家弄、计家弄、万家弄等。南宋初南渡至闻川的将仕郎陶观,其后裔历经各代在王江泾繁衍甚多,因此就有条陶家弄。北宋末“靖康之难”后,从北方迁居过来许多原籍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的官员和商人,他们喜爱吃面食,因此出现了一条面店弄。到了清代,王江泾集镇上的三街、十坊、五埭、二十六弄堂,都是在宋代打下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闻川地处水网地带,河湖交错,鱼类甚多,而青鱼由于个大,一时也吃不完,当地渔民醃制晾晒青鱼干,以延长贮存时间,增加鲜味,闻川早在宋代就有了“清蒸鱼干”这道美食。逢年过节,闻川“清蒸鱼干”绝对是一道香气扑鼻、极勾食欲的美味佳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来过闻川,亲眼见闻川集市上渔民售卖醃制青鱼干,他在《入蜀记》中这样写道:“过合路(今王江泾镇田乐史家村史家路),居人繁夥,卖鮓者尤众。”这种名为“鮓”的就是青鱼干。
许多来自北方的豪门大族大多选择风景优美的雁湖、闻湖边建造豪华别业,形成闻川各地都有名门望族居住的特色。如集镇的闻人氏,南汇的盛氏、沈氏,廉让(今荷花村)的计氏、王氏,田乐的费氏、卜氏,金桥(今双桥村)的陶氏等。这些名门望族的族人喜爱读书,家风严谨,在历代科举考试中出了许多进士。如开创王江泾建镇历史的闻人家族就出了35名进士,还有卜氏家族“一门兄弟三进士”、陶氏家族“父子两进士”、沈氏家族“三世进士”等佳话。
闻川作为江南的一个丝绸名镇,商贸繁荣,景点甚多,交通便利,给诗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使得许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宋代元祐年间(1086—1090),王江泾西南十里建起了一座颇负盛名的东禅寺。宋代大诗人、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和该寺住持法师为好友,曾来过东禅寺,并留下一首诗:“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云沾人衣。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道人绝粒对寒壁,为问鹤骨何缘肥。”该诗立意高远,拟人恰当,至今仍为许多书法家抄录。宋代著名诗人张尧同有感于流经闻川的古运河,有感于射襄城曾是吴越争战之地,留下了一首《射襄桥》:“此地连江海,曾经古战争。干戈今不见,空有射襄名。”
南宋末年,王姓、江姓两家大户从北方入迁闻川,声望高过了闻人家族,以后人们就将闻川改称为王江泾,并一直沿用至今。
来源:秀洲政协
编辑:金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