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江泾镇南汇村,提起沈凤珍,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一位诚信经营的典范。经营农资店20多年来,沈凤珍凭借着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不仅为农户们提供了优质的农资产品,还成为了大家农业生产路上的可靠帮手,用真心实意赢得十里八乡的好口碑。
“农资良心价”,守护春耕秋收
沈凤珍经营的这家“田丰农资店”位于南汇集镇开源路,近50平的店面,沿墙整齐摆放着各种化肥,货架上摆放着各种农药,每种农资都对应着标着品名和价格的标签。在进门右手边,叠放着一袋袋塑料袋包装的各类化肥,沈凤珍介绍,这是她自己一袋袋称重、分装的。“有尿素、复合肥,不同牌子的,有五斤装的,也有十斤装的。现在来买肥料的都是老人,菜地里用的多,他们种那么一点点地,用不了一整包化肥,100斤一包根本用不完,放久了还容易过期、失效。我干脆分装好,小包的价格也便宜,每次他们买去都差不多刚好用完,不会浪费。”
“农药是庄稼的救命药,更是农户的血汗钱。”沈凤珍表示,农资市场向来起伏不定,农药、肥料价格更是随着四季更迭、淡季旺季有很大变化。她的农资店却始终坚守着诚信的底线。“现在买农药、买肥料的人都是老人,我这里的顾客都是自己种点菜吃吃的,大家都不容易,我肯定不能宰人家,都是摸着自己良心说话做事。”沈凤珍表示,她的定价都是根据成本的实际变化,进行合理的微调,确保自己能有一定的利润维持经营,同时也让农户们能够负担得起。
周边的村民们纷纷表示,在凤珍这儿买农药,价格实惠,用起来还特别放心。这种信任,正是沈凤珍多年来诚信定价积累下的宝贵财富。也正因如此,每到采购时节,沈凤珍的店里总是格外热闹,农户们都愿意来这儿选购农资。
“田间诊疗室”,把脉精准用药
3月初的一天,店里有人来买农资,沈凤珍热情招待。“现在开春,蚜虫要开始多了。这个小瓶子,半瓶兑,这个小包的,一包兑一桶水,这个大包的是防病的,兑两桶水哦,总共15元。”
沈凤珍表示,每年开春这段时间属于淡季,大多数都是自家自留地里种蔬菜的村民来买治蚜虫的药。每年十月到十二月是她店里的旺季,农资出货量大,店里也比较忙碌。但是无论淡季旺季,沈凤珍都会事无巨细地向购买农资的村民们介绍每种肥料、农药的功效、用量和有效期。
“农药不是越贵越好,关键要对症下药。很多来买农资的老人都不识字呀,我肯定要和他们讲清楚的,还要问清楚农作物的品种、用药的面积、虫害的具体症状,千叮咛万嘱咐控制好用量。”沈凤珍表示,她尽量保证村民们买去的农资一次性用完,“买那么多浪费钱不说,放久了过期药效没有了,还有一个万一家里有小孩、小猫小狗,农药放家里很危险的,再一个几种药存放一起,再要用的时候他们搞不清楚具体药效,用错药危及农作物影响收成,那也是很可惜的。”
在沈凤珍店铺的墙上,工整地挂着一张“农药经营许可证”,这是她通过培训、考试才申请到的许可证。“我们还要定期参加农技培训了,首先要自己懂才能在大家买药的时候提供指导。包括肥料也是,现在市面上肥料那么多,有的肥料见效快,相对的有效期没那么长,有的是缓释肥,肥力是慢慢释放的,大家来买的时候我都会和大家讲清楚。”
光阴流转,沈凤珍多年的坚守,让这间乡村农资店成为诚信经营的活招牌。店面虽老,货架逐渐陈旧,但柜台前络绎不绝的人流却始终如新。正如沈凤珍说的:“农户把收成托付给我们,这份信任比金子还珍贵。有的农户以前在我这里买农资,后来搬家了,自己家边上种点菜,大老远也要赶到我这里来买,说买惯了,我这里买‘实惠’,我肯定不会辜负大家的这份信任。”
来源:读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