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关注热讯
“网红”专家金海峰门诊时间更改啦!
2024-05-08 09:03 来源: 撰文 看秀洲

号外!号外!

消化内科专家

金海峰博士

门诊时间更改为:


每周三上午

图片


金海峰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浙江省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秀洲区人民医院执行院长


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中西医结合组

委员兼秘书

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

消化病分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消化系统

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西医结合

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分会青年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第一届青年理事会理事

浙江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疑难病和危重病的诊治;擅长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前病变、早期胃肠道肿瘤、消化不良、慢性便秘、肠易激综合症、炎症性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对胃食管反流病、胃癌前病变和早期胃肠道肿瘤、胆胰系统疾病内镜下微创治疗有较深入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青年项目2项、省卫生厅项目2项和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项;2014年分别获得国际胃肠电生理学会青年学者奖(芝加哥),北美神经调控学会青年学者奖(拉斯维加斯);2015年再次获得国际胃肠电生理学会青年学者奖(华盛顿特区);参加并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二等奖2项(排名第二、第四)、参与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收录10篇。

图片

图片


消化相关小tips


01

什么是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顾名思义,就是由医务人员往胃肠道里送入一条长长的“镜子”,胃镜从口腔进入,而结肠镜由肛门进入,这个“镜子”充当着医务人员的“眼睛”,可以对胃肠道的粘膜表面进行一个充分全面的观察,从而发现其他临床检查难以发现的病灶,如息肉、弥漫性黏膜改变、腔内梗阻等,是临床许多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胃肠镜除了作为医务人员的“眼睛”外,还是一双灵巧的“手”,医生在镜下发现息肉后可以通过辅助器械如用丝圈将息肉套扎或用钳子将其钳除;不断创新的医疗器械使得医生可以在内镜下完成难度更大的手术,如针对直径较大息肉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胃食管返流的内镜下胃底折叠术等。
与外科手术相比,胃肠内镜下治疗性手术具有操作相对简便、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花费小等优点。


02

胃肠镜检查的时机

那为什么需要做胃肠镜呢?

当你出现临床症状,医生建议你进行胃肠镜检查时,多半是以下原因:
(1)根据临床经验医生考虑为良性疾病,但经验性治疗无效;
(2)胃肠镜的结果会影响目前治疗方案;
(3)对于目前的疾病,患者需要胃肠镜下的治疗。


那我没有临床症状,我就不需要做胃肠镜了吗?

当然不是。以胃癌、结直肠癌为例,约半数患者可无消化道出血、呕吐、消瘦、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报警症状,早期癌症一般无特异性症状,等到出现症状时就诊,疾病往往已到中晚期,预后不佳。正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上医治未病”,对于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胃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胃肠道肿瘤或其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

胃癌和结直肠癌是我国的肿瘤高发病,据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报道,2020年我国胃癌、结肠癌发病率分别位于恶性肿瘤中的第三位和第二位,死亡率分别列恶性肿瘤中的第三位和第五位。


03

建议以下人群

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胃镜检查:年龄40岁以上,且伴有以下一点: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3)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病变;

(4)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结肠镜检查:年龄50~75岁,且伴有以下一点:

(1)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2)既往患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


省市级专家出诊信息
科室
专家
出诊时间
消化科专家
(省中)

金海峰

浙江省中医院

周三上午

(5.8)

消化科

名医工作室

赵晶

浙江省中医院

周六上午

(5.4)

包海标

浙江省中医院

周日上午

(5.12)

吕宾

浙江省中医院

周日上午

(5.19)

金海峰

浙江省中医院

周日上午
(5.26)
消化内科专家

陈国

秀洲区人民医院

周二上午

周四上午

骆建善

秀洲区人民医院

周一上


预约咨询热线

0573-83830000

0573-83679507


预约流程如下


来源:秀洲区人民医院

编辑:金烔

标签: 责任编辑: 看秀洲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