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万余斤黄桃急寻销路,看完他的故事或许你愿意帮帮他
从8月初开始,黄桃陆续上市。今年风调雨顺黄桃大丰收,然而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黄桃销售或成为近几年来最困难的一年。为了能将黄桃卖出去,种植户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最近,秀洲区王江泾镇有黄桃种植户拨打晚报热线82828110求助,希望晚报能助其一把,帮其将万余斤黄桃找条销路。
客户临时下单
全家总动员大中午摘桃
王江泾镇虹北村,这个毗邻江苏的村庄,是嘉兴黄桃种植比较集中的地方之一,密密麻麻的黄桃树一眼望不到头。
昨天中午12点左右,日悬头顶,桃叶抵挡不住阳光的毒辣,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
虹北村最北端的“瀛鸿少普果园普”农场中,热气蒸腾,在里面停留一两分钟,豆大的汗珠直接汗湿了衣衫,人待在里面几乎要窒息了。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涂红军的妻子魏威威右手拎桶,左手扒开桃枝,麻利地将桃子与套袋纸一同摘下,轻轻地放进桶里。
平时采摘桃子都是在早上,或者就是晚上,这样能避开炙热的阳光,桃子也要好看些。可是当天11点左右,一名客户突然打电话来说要80箱,催得很急。
80箱就是800斤,涂红军和魏威威不敢怠慢,再热也要满足客户。于是,家里能出动的人全部紧急出动。妻子和二女儿负责采摘,涂红军负责运输,大女儿和奶奶负责分装。
黄桃树比人稍高,无法遮阴,阳光便肆无忌惮地照射到草地上。10岁的二女儿涂诗雅坐在草地上,穿着短袖,没戴帽子,整个人暴露在阳光下,小脸晒得通红,汗水在脸上翻滚。
“热吗,小妹妹?怎么不戴个帽子遮太阳?”
涂诗雅并没有回答,埋头将沟里的桃子收集到一起。她的童年与城里的孩子不太一样,哪怕天气再热,她也得在农场里帮父母干活。
万余斤黄桃
亟待寻找销路
涂红军的农场占地22亩,种有黄桃、枇杷、梨等,其中数黄桃最多。今年风调雨顺,黄桃大丰收。但今年的丰收并没有给涂红军带来喜悦,反而让他有些苦恼。以往,他的桃子基本上是零卖的,但今年疫情导致很多工厂无法开工,失去了很多固有的客源,销路锐减。而农场里却每天都会有一批桃子成熟,一成熟就得摘,不然就只能烂在树上。
除了零零碎碎地卖掉一些,现在,农场里还有万余斤黄桃正在焦急寻找出路。
涂红军的老家在贵州毕节的山里,非常落后。为了生计,他与妻子不得不外出。
在来嘉兴之前,涂红军在上海一家工厂上班,收入不错,但一次意外事故让他失去了左手4根手指,落下了终身残疾。
手指没了再打工不太现实,那走什么样的路才适合自己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涂红军得知,有不少老乡在嘉兴种黄桃。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也决定来嘉兴种黄桃。
2014年,涂红军揣着积蓄,带着老婆孩子来到王江泾镇虹北村,租下了33.2亩土地,种下了黄桃、梨、枇杷等果树。
2016年10月,正当涂红军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时,由孩子引发的一场大火将种植园里的房子烧了个精光。更让人绝望的是,房子里的几万元现金也全部被烧掉了。而这些钱是他准备拿来维护果园和生活用的。
房子没了,钱也没了,涂红军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但困难并未将他打倒,他决定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为节省开支,涂红军以两万多元的低价将很快要挂果的10亩果园租给了别人,自己则全身心地照料剩下的果园。
在虹北村种了6年黄桃,涂红军有不少固定的客户。别人之所以喜欢在这里买水果,是因为他种出来的水果好吃,再加上他为人老实,杭州有一位老板自从两年前从他这里买了黄桃后,每年都会跟他买,每次都是300箱,今年也不例外。
但是,农场还有大量的黄桃亟待卖出去,涂红军也在想方设法拓展销路,甚至让人帮忙设置导航位置,方便别人前来购买。
涂红军种植的黄桃口感、甜度、水分都相当不错,与姚庄黄桃的区别不大,价格也比较实惠,每箱45元(一箱装十七八个黄桃,每个重量在半斤以上)。由于农场到虹阳的桥梁正在修建,要送黄桃来市区的话得绕道江苏,所以如果需要送货上门,最好数量达到50箱以上。
“我自己没车,也不会开车,是叫别人帮忙送的。”涂红军说。
如此的“励志哥”,我们是不是来帮他一把?如果有人要买黄桃,请打电话给涂红军(手机、微信号相同:15757887186)。温馨提醒,如果小区居民购买,最好大家一起团购,方便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