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热浪翻滚而至,当汗水浸透衣衫,你是否以为这只是高温天的正常反应?真正的危险往往隐藏在“习以为常”之下。当身体在极端高温中苦苦挣扎,它会发出一系列至关重要的“求救暗号”。读懂这些信号,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分界线。
热射病是最凶险的重度中暑类型,是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完全崩溃的危急状态:
核心体温飙升:短时间内突破40℃,内脏如同被“水煮”。
中枢神经系统崩坏:意识模糊、抽搐、昏迷,大脑面临不可逆损伤。
多脏器连环衰竭:肝脏、肾脏、心脏、凝血系统相继罢工。
致命性极高:未经及时救治的死亡率可超过50%!即使幸存,也可能留下永久性神经损伤。
大量出汗 + 全身乏力、四肢酸软
头晕头痛、注意力涣散
心跳加速、呼吸变快
恶心、胃口差
皮肤感觉灼热或发烫
👉行动指南:立即停止活动!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少量多次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分(运动饮料、淡盐水),用湿毛巾擦拭身体降温。
关键转折点:出汗可能减少!(身体调节功能开始紊乱)
头晕头痛剧烈,可能出现短暂黑朦或晕厥
恶心呕吐明显
面色苍白或潮红
皮肤大量出汗后转为湿冷
脉搏细弱、血压可能下降
体温明显升高,通常超过38℃
👉行动指南:立即寻求帮助!除上述措施外,需要旁人协助积极物理降温(冷水喷洒/湿毛巾敷大动脉处+扇风),密切观察,若症状无缓解或加重,立即送医!
最致命信号:完全停止出汗! 皮肤摸起来异常干燥、滚烫。
意识严重障碍: 胡言乱语、躁动不安、抽搐、昏迷。
体温极度升高: 核心体温超过40℃(腋下体温可能不准,需直肠测温)。
👉行动指南:争分夺秒!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时,必须进行最快速有效的降温:将患者浸入冷水中(注意头露出水面),或不断用冰水擦拭全身并持续大力扇风。这是生死时速!
老年人(尤其独居老人):体温调节能力差、感知迟钝、常因节省不愿开空调。
户外工作者:建筑工人、交警、环卫工人、快递/外卖员等。
婴幼儿及儿童:体温调节系统未发育完全。
慢性病患者:尤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患者。
高强度运动/训练者:运动员、军训学生。
主动补水,别等口渴:少量多次饮用凉白开、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科学使用空调风扇:空调温度建议设置在26-28℃,避免直吹。风扇配合冷水/冰块,降温效果更佳。
穿戴“清凉铠甲”:选择宽松、轻薄、透气的浅色衣物,戴宽檐遮阳帽、太阳镜,使用防晒霜。
躲避烈日尖峰: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尤其高强度作业。户外活动选择清晨或傍晚。
饮食清淡,补充营养:多吃瓜果蔬菜(如西瓜、黄瓜、番茄),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油腻、高糖食物。
关注高危人群:主动关心身边的老人、孩子、户外工作者,提醒他们防暑降温,确保环境凉爽。
高温不是儿戏,身体发出的每一个“求救暗号”都是生命在呐喊。汗水流干不是安全的信号,恰恰是警报的开始。记住 “无汗、高热、意识不清” 这致命三联征,掌握快速降温的急救技能,将这份关乎生命的知识传递给身边人。这个夏天,让我们用科学和警觉,为自己和他人筑起一道抵御酷暑的生命防线。
来源:区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