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浓浓绿意满嘉兴 ——写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
2023-08-15 09:15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黄建东   通讯员 黄妙妙 颜荣标 汪宁园

  一周前,嘉兴再次夺得“五水共治”最高奖“大禹鼎”,引得众人关注。

  因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嘉兴地势低平、水体流动性不足,曾数次经历环境之“殇”,获得“大禹鼎”可谓是披荆斩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是18年前的一次擘画,让嘉兴开始焕然一新——

  走绿色发展之路,换来了好景好水好生活,嘉兴是如何做到的?嘉兴又是如何以“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今天,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让我们走进嘉兴,寻找答案。

  村里看生态,有舍才有得

  “杉青港阔水清涟,云树苍茫远近连。日暮渡头鸦影乱,一篙春涨好撑船。”清末诗人周光瑞曾这样描写杉青港河。

  盛夏时节,走近位于平湖市新仓镇的杉青港河,河道两岸绿树成荫、水清景美。沿河而行,两岸生长的枝叶葱葱茏茏,遮阴清凉,河里水草浮动,波光潋滟。

  “以前可不这样。”村民胡敏明说。

  在过去,杉青港村几乎家家户户养猪,“养猪赚钱”也成为当地口耳相传的“致富经”。但时间一久,养猪带来的问题无法回避,“气味难闻,平时连窗户都不敢开。”这是当时村民普遍的感受。

  2004年,浙江启动“811”环境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其中,水环境治理成为嘉兴环境治理的突破口。2012年9月,嘉兴召开千人治水大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治理水环境。紧接着,嘉兴在全市开展了以“拆违减量”为核心的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开始了以“转产转业”为目标的自我转型发展探索。

  杉青港村也由此吹响了治水“集结号”,农户们开始关注到水环境的重要性。2015年,由新仓镇党员胡敏明发动成立“清水华杨护河团”,成为杉青港村重要的民间护水力量。

  “平时我们东奔西走,对家门前河道的垃圾进行清理,还会对岸边的绿化开展养护工作。”胡敏明表示,村民起初对治水的态度还比较消极,通过护河队员们的带头示范,邻里乡亲开始意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凝聚起共护家乡河的共识。

  村里第一个主动拆猪舍的老马,如今也是护河团的一员。他告诉记者:“不养猪,说没有损失那肯定是假的,但是我们也感受到环境污染确实严重。如今大家一条心共护生态环境,自己的家要自己来爱护嘛!”

  后来,护河成为全镇的共识。新仓镇也以此为契机,推进杉青港连片水系的综合治理,全面推进杉青港连片水系美丽河湖创建。去年,杉青港连片水系成功入选省级美丽河湖名单。

  “杉木长青,港面平阔”,杉青港因此得名。

  如今,一代又一代杉青港人走出新仓,讲述“杉木又绿江南岸”的经验;一波又一波游客走进新仓,感受“水阔鱼跃任鸟飞”的壮美。

  产业看生态,既要效益也要绿意

  行走在嘉兴,特色产业无处不在。

  这里有被称为“羊毛衫之都”的桐乡濮院,有全国知名的“木业大县”嘉善,还有“中国旅行箱包之都”平湖……产业布局丰富,也对嘉兴的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产业大力发展,城市里产生废气、固废怎么办?嘉兴坚持大力支持产业发展和呵护“蓝天碧水净土”两手抓。2017年,嘉兴在全省率先启动“五废共治”攻坚行动,“无废”开始成为办厂房、开企业的重要标准。

  数字孪生运维平台、园区污水收集系统阳光排污、高浓度处理工艺线……走进南湖区工业污水处理厂,这里正在打造治污“一条龙”服务。据介绍,该项目污水日处理规模达到5万吨,出水执行一级A标准,还具备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等功能以及综合智慧能源平台。

  步行厂区,看不见污水、闻不见异味。“这个工业污水处理厂能够将高浓度工艺线去除的污染物,通过厌氧的方式生成沼气,经过净化后再进行发电。”该厂区负责人介绍,“绿电”可以直接接入厂区内部使用,真正做到资源循环利用。

  治污有“一条龙”服务,城市减排如何推进?嘉兴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号召,把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转型摆在重要位置,主动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实施路径。

  如今,只要说起海宁,让人想到的不仅是“皮革之都”,还有这里的光伏产业。

  海宁皮革城屋顶的3.6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是全国首个依照国网公司新政策并网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袁花镇彭墩村屋顶布满了光伏发电板,这是海宁居民屋顶光伏最密集的村庄;在黄湾镇(尖山新区),绿色的植被和布满蓝色光伏发电板的厂房屋顶、江边矗立的风力发电机构成了一幅新能源发展图景。

  绿色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今年上半年,海宁光伏产业累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47.7亿元,同比增长62.1%,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7.6亿元,同比增长112.6%。

  嘉兴借“光”转型,让绿色环保与经济效益完美结合,打造了一片杭嘉湖平原上的“经济绿洲”。

  村民看生态,美了家乡、鼓了钱包

  江小橘乐园、共同富裕展示馆、水下森林、数字乡村体验馆、田歌集市……在嘉善县姚庄镇沉香村,黑瓦白墙的房屋环绕江家港而建,各种“橘元素”布满村庄,展现了一派时尚感。

  在江小橘乐园,村民张婷婷正带着两个女儿在玩耍,“游乐园环境好,既时尚又富有乡土气息。每天晚饭后,我都会带着孩子来这里逛逛。里面大小设施齐全,大人、小孩都挺适合。尤其是夏天到了,一些水上项目更是深受大家喜欢。”张婷婷说,原来这里是比较荒凉的坡地,建成游乐园后变得热闹非凡。不仅本地人喜欢来这里,一到周末,周边城市也有人慕名自驾而来。

  自小在沉香村长大,张婷婷对环境的变化体会深刻:低小散企业布局密集导致污染、河流水质变差,过去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后来,沉香村一方面推进控源截污工程,加强农田退水治理,在污水零直排的基础上,通过农田排水沟的生态改造进一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入河;另一方面构建水下森林,丰富河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保持村内河道水质稳定。

  生态慢慢修复好了,村民增收这件大事也不能含糊。

  “村里依托生态绿,以农文旅融合为新抓手,对村容村貌、全域景观、文创产业、智慧乡村等领域进行全面提升,并以柑橘产业为依托,打造‘江小橘’农旅特色品牌,不断擦亮沉香村的‘金名片’。”沉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戴纪华表示。

  江小橘乐园的运营团队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融合艺术与旅游产业,形成了研学教育、田园乡创、亲子度假等多种衍生体验产品。今年暑假以来,江小橘乐园迎来客流高峰,吸引嘉兴及上海等周边城市游客前来游玩,日均客流达到600人次。

  村里的柑橘也成了沉香村村民的“致富果”。沉香村因地制宜,对当地果蔬业进行基础提升,通过深加工和产品包装,带动当地销售,高峰期吸引2000到3000名游客前来打卡。橘农江惠红自家种有10亩橘林,“这两年柑橘销量还不错。”去年因为管理得当,加之环境气候比较适宜,柑橘长势比往年更好,产量也提高了。

  生态建设,重在利民。在生态建设的路上,嘉兴步履不停、追梦不止,一幅气势恢宏的绿色发展画卷正在嘉禾大地铺展开来。


标签: 首个全国生态日 责任编辑:茹萍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