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嘉兴:稳固“浙北粮仓” 打造农业强国市域样板
2023-04-11 14:47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顾亦来 张应隆 通讯员 宋正卿

  春回大地农事忙。望着长出了2至3个分蘖的麦苗,张良杰脸上遮掩不住内心的兴奋。这名平湖市钟埭街道新得稻家庭农场负责人,去年以“最高亩产577.04公斤,百亩方平均亩产542.25公斤”的成绩,打破浙江省保持了11年之久的小麦百亩方最高亩产纪录和攻关田最高亩产纪录,今年又率先在嘉兴地区开展小麦条播技术试种。

  “嘉兴长久以来以撒播种植为主,条播技术北方常用。这次我们选了20亩低洼地开展试验,又根据南方土壤和地势情况对设备进行了改良,目前效果非常不错,麦苗长势喜人。”张良杰的底气与信心背后,是嘉兴扛稳“浙北粮仓”重任的坚定决心和生动实践。

  作为浙江省唯一的纯平原地市,嘉兴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是“鱼米之乡”的重要承载地。农耕文明的基因在这里播撒,马家浜遗址出土的碳化稻谷,证实了7000年前的嘉兴先民已开始种植水稻;农村改革的大幕在这里拉开,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到“共同富裕的典范”,彰显了嘉兴“勇立潮头”的气魄与实力;乡村振兴的画卷在这里铺开,以全省约十分之一的耕地贡献了近六分之一的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和产量连续17年列全省首位,农民收入连续19年冠居浙江,且城乡居民收入比全省最低。

  新时代如何高水平建设“浙北粮仓”、续写粮食安全生产的壮丽答卷?嘉兴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市,尤其要加快建设具有嘉兴特色的农业强市,争创农业强国市域样板。

  希望的田野,新的丰收正在孕育。

  “良策”稳粮仓

  站在秀洲区王店镇红联村村路上向田间眺望,连片的农田似一块巨大的碧玉,甚是养眼。作为浙江省新一代土地综合整治标杆项目,也是嘉兴首个“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这里的10380亩耕地将通过耕地质量提升、耕地功能恢复、耕地生态建设等各项工程,建成适合规模种植和现代农业生产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打造“田成方、渠相连、林成网、村变美、业兴旺”的集约高效立体循环农业。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嘉兴初心如磐,聚力打造更高水平“浙北粮仓”,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一方面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完善耕地保护激励补偿机制,大力实施绿色农田示范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提升粮食产能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发挥好水稻种业领先优势,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完善种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加快打造种业强市。

  这两天,在秀洲区新塍镇火炬村,禾天下种业公司的科技人员正在水稻育种田里管护4万多份育种材料。这家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嘉兴市农科院、嘉兴市供销社和五芳斋集团共同组建的公司成立仅5年,自主选育、独家或区域经营的水稻品种已达9个,并推广到沪苏浙皖地区栽种,其中,公司经营的“嘉禾香1号”获得2020年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大会粳稻类金奖。

  数据显示,嘉兴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5.25等,折合粮食产能,亩均近1100公斤,为全省最高。在全省常规晚粳稻播种面积中,仅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品种就占了60%左右。

  “嘉兴是浙江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地市,具有粮食基础巩固、科技支撑强劲、种业体系完善等三大特点优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潘侃表示,未来,嘉兴将继续大力推进种业振兴,大力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培育嘉兴大米区域品牌,打出“嘉兴有好米”的品牌效应。

  起笔新答卷,发展势头劲。今年,嘉兴小麦播种面积初步统计为82万亩,较去年又有增加,晚稻预计播种面积133万亩。预计粮食播种面积为232万亩。

  “良机”耕良田

  科学的田间管理,是丰产丰收的保障。

  近年来,嘉兴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科技赋能,建设“良田”、发展“良种”、推广“良技”,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在桐乡市濮院镇运河园区,上千亩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飞手”姚凯杰和团队的6架无人机一上午就能完成喷洒作业。在南湖区七星街道东进村,自从用上了安装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拖拉机,村民贺华根每天能提升20亩地的开沟效率。在嘉善县祥符荡畔的低碳稻智慧农田,数字孪生平台联动精准灌排、无人农机、绿色防控等智能控制系统,精准实现“数字”种田。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嘉兴把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往深里做、往细里做,做好种养结合文章,推广稻田养虾、养鳖等模式,既保粮又增收、既生态又提质。

  “3月培育虾苗,4月开始出售商品虾,6月份种植水稻,10月份收割。”浙江誉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海宁市海昌街道有水稻种植面积1260亩,其中1230亩为稻虾综合种养。公司副总经理吴宗贤说,按照一年一季水稻、一季小龙虾的综合种养模式,平均每亩能有2000元的收益。

  新一代科学技术与智能装备,正给农业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嘉兴深度聚焦现代种业、绿色生产和智慧农业,驱动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两大“核心引擎”,不断开辟高效生态农业的新空间。

  《2022浙江省数字乡村发展报告》显示,嘉兴农业农村信息化总投入居浙江省第一,由此带来了全市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的全覆盖,粮食批次烘干能力达2.3万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9.76%,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1.3%,分列全省第一和第三。在2022年浙江省公布的两批未来农场认定名单中,嘉兴新增5家,新增数居浙江省第一。

  科技赋能正为再创粮食产量新高、现代农业节本增效夯实力量。

  “良链”拓富路

  随着科技型、示范型、集约型、高效型、生态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不断深入,嘉兴构建起了涵盖种子种源、科学种植、农业装备、农业服务、农业观光的新型农业全产业链。

  春暖花开景色美,嘉善县西塘镇红菱村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该村以一颗“谷粒”为IP,以田园风光为基底,以村庄特色为资源,精心布局稻香广场、民宿、农耕文化馆、体验工坊等景观及特色业态,“链”出一个稻香农文旅产业集群。近5年,红菱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近4倍,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2万元增加到4.3万元。

  按照“根在乡土、本在农业、魂在文化”的思路,嘉兴注重农旅文结合、产加销一体,在农田生产功能不变的基础上,增加景观、休闲、旅游等功能,推动乡村旅游与休闲度假、体育运动、康体养生、民俗特产、农业产品、特质文化和美丽交通的深度融合,把农业区变成风景区,农业产品变成旅游商品,农民劳务变成旅游服务。

  2017年,海宁市丁桥镇新仓村引进一家旅游管理公司,让梁家墩蝶变为集旅游接待、住宿、餐饮、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民宿村,运营不到一年时间,梁家墩村民的平均收入就增长了20%;秀洲区潘家浜村成立了嘉兴首个乡村旅游合作社,与新塍美食古镇联手打造旅游村镇,带动村民增收超1000万元;平湖市林埭镇徐家埭村利用自然村落和两个非遗文化打造原始淳朴的郊野乡园,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50%。

  如今的嘉兴,不仅保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栖居,还实现了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三产融合的富裕文明。

  仓廪实,国业实;农业稳,国家稳。嘉兴始终牢记使命,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育良种、用良技、耕良田,开辟农业农村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农业强国市域样板打造。


标签: “浙北粮仓” 责任编辑:茹萍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