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鱼腥脑航道工程顺利开工
2023-03-27 09:15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谭 娇   通讯员 沈士军 吴婷竹

  打通杭州湾“海上断头路”,为嘉兴港开辟出海新通道,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建设再提速

  3月24日上午9时,随着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事测绘中心“海巡1667”轮和“海巡1668”轮驶入舟山市鱼山岛西北侧鱼腥脑海域,开展新建航道扫海工程,标志着鱼腥脑航道工程顺利开工。

  鱼腥脑航道工程是嘉兴外海进港航道项目的先行工程,是宁波舟山港连接嘉兴港的最便捷通道,也是舟山、嘉兴共建世界一流强港的有力支撑。据悉,鱼腥脑航道工程按5万吨级船舶(限制吃水)双向乘潮通航标准建设,新建鱼腥脑东航道22.6公里、西航道9.7公里,宽度均为1公里。项目建成后,将打通杭州湾“海上断头路”,为嘉兴港开辟新的出海通道,显著提升船舶通过能力,进一步增强嘉兴港长三角海河联运的枢纽功能和世界一流强港重要北翼的支撑作用。

  补齐外海航道短板

  加速迈向世界一流强港

  近年来,嘉兴港口生产势头强劲,水运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2019年,嘉兴港正式迈入“亿吨大港”行列,并跻身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行列。2022年,嘉兴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2亿吨,同比增长4.3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5万标箱,同比增长28.4%;增速均列全国集装箱吞吐量20强港口第一。目前,嘉兴港全球排名已升至第83位,实现“三年四连升”,加速迈向世界一流强港。

  “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船舶也越来越大型化,嘉兴现有外海航道通行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港口的更高质量发展和服务经济的能力。”嘉兴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阮建平介绍,现阶段,嘉兴港外海经海事部门公布的沿海公共航路仅有金山航道1条,船舶流量已接近饱和,且水深不足,重载船舶已难以乘潮进港。来往宁波舟山港与嘉兴港的小部分船舶,已习惯性通过鱼腥脑海域行驶,然而该航路尚未公布,船舶交通组织处于未规范状态。由此,嘉兴市提出及时开展嘉兴外海进港航道(鱼腥脑航道)项目建设,打通“海上断头路”,大幅减少船舶绕行距离和候潮时间,同时积极谋划金山航道浅水段疏浚,尝试补齐外海航道水深和能力不足的短板。

  据测算,嘉兴外海进港航道(鱼腥脑航道)项目建成后,嘉兴外海航道万吨级以上船舶通过能力将由现在的每天25.6艘次,提升至每天53.1艘次。万吨级以上船舶来往宁波舟山港与嘉兴港,将减少绕行距离约130公里,预计每年可为航运企业减少运输成本约2.6亿元。

  省、市协同发力攻坚

  枢纽港建设按下“加速键”

  “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下,我们以‘早一天也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保障项目攻坚推进。”嘉兴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列省政府稳住经济大盘督导服务重点项目清单第一个,省、市部门高效协同发力,持续开展专项服务,高效解决项目堵点难点问题。同时,嘉兴与舟山携手,立足服务建设世界一流强港、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的大局,就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时达成共识,签订共建共养协议,两地紧密联系、定期会商,合力攻坚破解难题,探索项目报批新路径,保障项目节点目标按期完成。此外,今年初,嘉兴高规格召开交通强市建设誓师大会,举全市之力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全力推进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我市对照工程节点任务,制定“鱼骨计划图”,详细排定立项、工可、用海等15项关键节点,建立工作清单和问题清单,通过清单化管理、销号式落实,为开工打下坚实基础。

  据介绍,除已开工的鱼腥脑航道工程外,嘉兴港外海进港航道疏浚工程也正同步开展前期工作,疏浚工程总投资约16亿元,考虑到杭州湾为强潮海湾,航道浚深存在一定技术风险,疏浚工程计划分期实施。其中,疏浚工程(一期)开展最浅段疏浚,在对疏浚断面形式、回淤情况等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再对金山航道约30公里浅水段进行大规模浚深。目前,疏浚工程的潮位利用、海床演变、通航安全咨询等专题研究已完成初稿,正在开展海洋生态环境调查、环境影响评价、用海论证等前期工作,力争年内疏浚工程(一期)开工建设。

  此外,记者了解到,鱼腥脑航道得名来源于鱼腥脑岛灯塔,该灯塔位于舟山群岛的鱼腥脑岛上,东至舟山市岱山县鱼山岛6海里。灯塔始建于1872年,1945年重修,是杭州湾及长江口驶向南方诸港航线上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航海者心中的明灯。新建鱼腥脑航道位于灯塔西北侧,寓意着传承航标灯精神,守护船舶通航安全。


标签: 鱼腥脑航道工程 责任编辑:茹萍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