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嘉兴积极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
2023-03-10 14:27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黄建东   通讯员 黄妙妙 池韦婕

  创新制度设计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在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嘉善分局的办事大厅里,最近新添了一面印有“高效审批惠企业 暖心服务助发展”字样的锦旗。

  为何“惠企业”“助发展”会和生态环境挂上钩?送锦旗的浙江瑞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负责人夏永向记者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前不久,位于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的瑞厦智能建设了年产智能玻璃幕墙10万平方米的生产项目,按照规定,项目投产前必须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来办理手续的夏永,在当天就拿到了批复,隔天就投入了生产。

  市生态环境局嘉善分局环评科科长李飞介绍,按照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像瑞厦智能这样的项目,以前在审批时,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到取得报告表的批复意见大概要35个工作日。如今,编制报告表环节直接降级为登记表,这大大缩短了环评编制时间,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出具备案意见仅需1个工作日。

  “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提高了,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夏永告诉记者。

  办事更高效,服务更到位,这一切,都源于市生态环境局嘉善分局在环评制度上的改革。近年来,该局通过加强规划环评宏观管理,强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以“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模式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充分发挥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主导作用,促进项目环评提质增效,为实体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2022年11月底,《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实施,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成为嘉兴全市首个获批进行“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的省级以下园区。而作为园区内的企业,瑞厦智能享受到了环评改革的这一份红利。此外,改革实施后,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将减少80%的环评审批项目,项目申报材料减少60%,审批时效提速50%,同时为企业节省50%以上的环评费用,有效提升环评审批管理效能。

  嘉善环评制度改革,只是嘉兴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放眼嘉兴其他县(市、区),“多评合一”、两证联办“评证合一”、减污降碳准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项目环评审批、小微园区整体环评及污染共享治理“绿岛”、多跨高效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等方面的改革,都在用制度创新为每一家企业送去改革红利。

  数据是最好的说明。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环评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嘉兴在全省首家制定“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报告表降级规范技术指南,此举让414个项目享受到了改革红利;嘉兴在全省首发共同富裕环境准入制度改革试点意见,有力推进小微园区入驻企业“打捆审批”改革试点,累计打捆审批小微企业150家,为企业节省环评费用100余万元;通过“多评合一”制度,嘉兴大力改革,合并操作多个生态环保事项,减少企业经济负担;嘉兴创新推出“评证联办”机制,在出具建设项目审批意见的同时核发排污许可证,提高企业办事效率。

  如此,环境考核不再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拦路虎”,但是如何让拿到环保“入场券”的企业高质量发展,嘉兴的环保部门在深入思考。

  3月7日,嘉兴决定在全市范围开展“土郎中”专项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力争通过3年时间,打造嘉兴“土郎中”特色品牌。

  什么是“土郎中”?据介绍,“土郎中”旨在有效发挥专家在污染防治方面的专业优势,提升我市土壤、固废、地下水领域环境服务能力,通过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力度,持续擦亮营商环境最优市“金名片”,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也就是说,嘉兴将成立专家组,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见的问题进行解惑释疑,由此助力全市经济绿色发展。

  “土郎中”就像医生坐诊一样,企业可以通过“挂号—接诊—会诊”等一系列流程,请“土郎中”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破题。“土郎中”主要服务的对象包括土壤污染地块(含疑似)责任人,土壤、固废、地下水领域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和涉固环境风险重点管控单位、涉新污染物重点排污单位等。

  一项项举措,都见证着嘉兴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更好服务“一号工程”的决心。今年初以来,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根据新要求、新政策,适时修订了惠企政策,指导各地有效服务企业,切实提振企业信心、稳定经济运行。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嘉兴将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政策落地生根,着力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水平,持续优化辖区营商环境,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标签: “生态+营商”双优环境 责任编辑:茹萍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