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比学赶超勇担当 争先攀高开新局 ——嘉兴市组织工作纪事
2023-03-09 09:45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裘建锋

砥砺奋进路,铿锵脚步声。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开启了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的崭新篇章,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委九届二次全会擘画了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兴新篇章的宏伟蓝图……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嘉兴极不平凡的一年,号角催人奋进,蓝图鼓舞人心。

  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回首去年以来全市组织工作,一串串奋进的坚实脚印、一个个攻坚的组工身影,见证了累累硕果——

  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在基层治理的最前沿,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鲜红的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全市组织系统比学赶超、争先攀高,以奋进之笔书写了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在守护红色根脉、凝聚发展动力中彰显了组工担当。

  高扬思想旗帜,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专题辅导、集中自学、分组研讨……今年2月,持续两周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在市委党校进行,88名省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嘉兴分课堂学员和847名市管县处级干部参加轮训。学员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认识、讲体会、话感悟,接受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

  这样的学习热情,自去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在嘉兴一直十分高涨。过去一年,全市组织系统自觉履行带头学习和面上推动“双重责任”,大力实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先示范行动,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我市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调研活动,构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闭环落实机制,打造形成“习近平在嘉兴足迹”现场教学示范项目体系,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胸怀“国之大者”,有力有效护航中心大局

  中心大局有所需,组织工作有作为。过去一年,全市组织系统牢记“国之大者”,发挥组织优势有力保障“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党员出列、干部率先。面对疫情防控大战大考,我市动员全市1.1万个党组织、20.5万名党员主动参战,创新“替岗轮值”等做法推动机关精干力量下沉抗疫一线;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组建6428支村社服务小分队开展暖心配送服务,走访联系群众80万余人次,发放“暖心防疫包”108万余份,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人民群众最可信赖、最可依靠的力量。

  坚持重点工作用重兵。聚焦经济稳进提质,我市开展“万名干部助万企”“网格连企、暖心助企”精准服务活动,市县镇共选派1674名助企服务员,赴2061家企业开展精准服务,累计帮助解决问题1.2万余个,实现重点工业企业“一对一”全覆盖服务;全市1056名企业专职网格员走访企业12万多家次,协调解决供应链对接、投融资、市场开拓、法律政策等问题5.88万个。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市实施组织工作助跑共富示范争先行动,迭代升级党群创业共富工程,打造党群创业项目1651个,累计开展创业培训14万多人次,带动35万多名党员群众参与创业;因地制宜推行龙头带动、产业链接等多种党建联建模式,形成党建引领好、实践效果好、群众反响好的党建联建典型案例50个;扎实推进党建统领多方协同助力“浙里康养”,深化养老服务“爱心卡”试点,全市1181个村(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送餐服务,日均服务约1.2万人次。

  “共富工坊”筑就家门口的共富路。我市累计建成“共富工坊”609个,直接带动2.74万名农民、3002户低收入农户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2800余元,同时还把工坊建到东西部协作平台上,在四川九寨沟黑河镇打造酿酒葡萄·共富工坊,吸纳430名当地农民就业,预计人均增收1.5万元。

  树立鲜明导向,以组织担当激励干部担当

  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迫切需要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当前,全市上下正全面开展“四敢争先”实践活动,通过担当作为激励、清理旧账破难等十六大具体行动,充分调动起干部群众“敢”和“干”的劲头。

  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去年以来,我市探索构建担当力“双指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精气神更加昂扬向上,5名干部获评“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2名个人、1个集体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导向。一方面选派212名优秀干部到疫情防控、经济稳进提质、重大项目推进等攻坚一线经受考验,另一方面深入开展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回头看”、市属国有企业专题调研、红旗项目预警项目专项考察等,在考准考实基础上实行常态化分析研判,对看准的干部大胆使用,一批在重大斗争和急难险重一线敢冲敢冒、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我市聚焦名校优生深入实施选调生“5年500”计划,全市首次集中统一开展事业单位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去年共招录选调生95名,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188名。探索推行新提任年轻干部到吃劲岗位和重点工作专班锻炼制度,跟踪掌握年轻干部成长表现。注重把使用作为最好的培养,县(市、区)党政班子、镇(街道)党政正职年轻干部比例保持良好态势。实施新一轮年轻干部制度性交流工作,推动24名科级年轻干部实现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交流。

  让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创新新任职“一把手”个人有关事项内部公开闭环管理机制,制定出台《加强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实施办法》《领导干部辞去公职或退休后从业情况报告和备案审查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

  坚持固本强基,营造“大抓基层、重抓党建”浓厚氛围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

  一年来,我市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全面开展“百县争创、千乡晋位、万村过硬”创评,分层分类打造市县镇三级基层党建示范点335个,建立健全机关、国企、学校、公立医院、两新等各领域赛马比拼机制,引领带动基层党建整体跃升。

  统筹推进现代社区建设,抓实抓深抓好“十大改革”“十三大攻坚行动”,去年我市14项工作被列为省级试点,并承办全省“强社惠民”集成改革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

  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委强化统合能力,探索形成以党组织为纽带聚合社会组织力量的“西山经验”,把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作为链接服务资源、吸纳服务力量的重要抓手,整合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多方力量,高效、精准、集成服务居民群众。

  聚力推进党建统领网格智治。截至目前,全市完成6428个网格优化调整,每万人配备专职社区工作者18.5人。以桐乡市屠甸镇和南湖区联丰村“一镇一村”为重点,探索推进党建引领农村网格治理试点工作。

  坚持一手抓传统领域党建工作巩固提升,一手抓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攻坚破难。去年,嘉兴规上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83.5%,海盐“三先”建设、平湖“佳莓·共富工坊”经验做法获评2022年度全国百个两新党建创新案例。同时,市县两级在全省率先成立交通运输行业党委,29家50辆车以上有党员货运企业党组织实现应建尽建,引导1.8万名新就业群体主动到村社报到,不断为服务群众、基层治理注入力量。

  打造聚才磁场,持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日前,《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第二届生命科学创业大赛总决赛成功举办。我市人才企业浙江药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入围的30家初创企业中获评最佳团队奖。

  在嘉兴,人才企业成为新闻头条,已经越来越常见。去年以来,我市人才企业昱能科技、博菲电气、中润光学成功上市,也一度成为“全城热搜”。近年来嘉兴对人才的磁吸效应不断显现,连续三年新增就业大学生超10万人,去年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增幅超20%,在2022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行榜中,嘉兴列全国第26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放在一起集中论述、系统部署。过去一年,嘉兴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新动能,创新创造活力更加澎湃。

  把科创湖区作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抓手。浙大海宁国际校区、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中电科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湖畔重大人才平台具有较好的资源集聚优势,我市按照“一县一湖”布局,着力打造科创湖区人才生态样板,湖区内省级以上高端人才、年新增青年博士占比超全市1/5,成为人才集聚新高地。

  人才政策、人才服务系统性迭代升级。出台人才新政3.0版,整合重塑“星耀南湖”人才计划,制定新政配套政策和操作细则20余项。精心实施人才服务“双十”暖心工程,高质量举办2022中国浙江“星耀南湖·长三角精英峰会”“嘉兴人才日”,尊才爱才氛围持续浓厚。推动产才深度融合,实施“技能嘉兴”行动,新增高技能人才5.6万人、列全省第1位,创新发布2022嘉兴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在全省率先出台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验收认定与考核评价办法。

  春风浩荡满目新,奋楫扬帆启新程。2023年,全市组织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决守好“红色根脉”为鲜明主线,担当作为、奋勇争先,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快把建党圣地打造成为新时代党建高地,为建设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兴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标签: 工作纪事 责任编辑:茹萍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