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嘉兴强村富民实践成效显著
2022-09-08 09:09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张应隆

成为全省唯一的强村富民综合集成试点

记者从嘉兴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在我省近日确立的30个强村富民实践试点中,嘉兴成为全省唯一的强村富民综合集成试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在强村富民实践中,嘉兴缘何成为了全省唯一的综合试点?

  一直以来,嘉兴坚定不移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三农”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全市农民收入已连续18年位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全省最低;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连续16年位居全省第一,被誉为“浙北粮仓”;全国首创农业经济开发区、稻田退水“零直排”等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平原水乡美丽乡村实践成为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五朵金花”之一……

  “这一系列荣誉,让嘉兴有条件有底气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争当‘示范’、走在前列。”嘉兴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潘侃如是说。

  

  现代化数字化赋能

  打造产业兴农标杆

  昨天上午,在位于桐乡农业经济开发区(石门镇)的安信种苗数字化育秧大棚里,记者在电子屏上看到实时显示室温为35.6摄氏度,湿度为62.9%。“今年高温天气持续,我们就是靠这套设备,让大棚内数百万棵秋季蔬菜秧苗保持青翠碧绿、生机盎然的。”安信数字化育秧工厂总经理李敬泉表示,在户外温度超过40摄氏度的情况下,安信数字化育秧工厂的室内依然具有适宜各类蔬果种苗生长的环境。

  石门镇副镇长尤娟辉表示,作为桐乡市首家引进的种苗培育上市企业,安信数字化育秧工厂今年初落地桐乡后,就通过物联网系统、数字种苗管理系统以及自动循环温室、自动风能机等多元化数控智能系统和平台,着力打造了一个闭环管理的种苗培育数字化工厂,也成为桐乡农开区大力推进科技强农的一大标杆项目。

  种业是农业之“芯”。今年以来,嘉兴以农业“双强”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数字赋能为传统农业产业带来了无限可能。

  “现在种粮,跟以前比真的是大不一样了,现在很多事情只要动动手指就行了!”在位于秀洲区王江泾镇的长溪桥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张永林感慨道,不仅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数字化的共享经济也走进了传统农业生产领域。他告诉记者,需要使用农机时,他只要打开“种粮宝”小程序,就能就近选择农机社会化服务。今年6月小麦喜迎丰收时,他通过小程序下单,8台收割机半个多小时就来到农场作业,不仅效率高,还更方便了!

  美丽乡村精彩蝶变

  如今,走进嘉禾大地的广大农村,能看到的不仅是传统农业产业的迭代升级,更有“嘉”乡味、江南韵的美丽乡村风情。

  “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我们钟埭可要登上央视舞台啦!”日前,在平湖市钟埭街道钟埭村,村民曹贵娟不无自豪地感慨道。

  能够进入全国视野,平湖钟埭街道美丽乡村的颜值自然与众不同。沿着“钟溪棹歌·隐世田园”省级美丽乡村精品线一路走来,各个村庄惊艳蝶变,乡村民宿、农家乐、田园风貌……乡村特色景观带连线成片。沈家弄村是平湖市首个集体经济收入破千万元的经济强村,该村联合钟埭村、大力村,发挥三村优势,致力建设生活舒适的现代乡村生活圈,成功获评省3A级景区村庄、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颜值高,还只是嘉兴乡村精彩蝶变的一个侧面。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自2013年以来,嘉兴市积极探索“飞地抱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模式,由县级统筹、跨镇发展,鼓励各村将低效土地进行整治复垦,腾出用地指标,异地“飞”到规划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优势地段抱团发展物业经济。

  2021年南湖区开展新一轮“飞地抱团”发展项目,在余新镇建设高标准厂房,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盈利,达到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目的。全区16个重点扶持村和24个一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各自投入200万元作为项目入股资金,共计8000万元。据统计,截至目前,嘉兴全市累计建成“飞地抱团”项目133个,涉及1632村次,年化收益率普遍达到8%至12%。

  “作为全省唯一的强村富民实践综合集成试点,嘉兴的底气足,农业农村领域各项能力指标均衡,城乡统筹发展正不断迈上崭新的台阶。”潘侃表示,接下来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核心,嘉兴将继续全面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加快实施“强村富民”计划,推广“飞地抱团”“共富体”等增收模式,完善乡村治理手段,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标签: 强村富民 责任编辑:茹萍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