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一座博物馆珍藏江南文化之源
2021-10-29 09:06 来源: 南湖晚报 撰文 N晚报记者 黄 烨

  马家浜文化博物馆:与遥远的文明建立起跨时空的默契

扫码观看视频

  图片由马家浜文化博物馆提供


  编者按:

  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积淀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地标,犹如城市的年轮,镌刻着城市的历史和记忆。

  令人惊艳的地标,正是嘉兴城市文化的影子,像是时光里的界碑,标注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变迁。

  红陶色的马家浜文化博物馆,仿佛从土中生长而出,重构着7000年前的先民聚落;1:1复原的嘉兴火车站老站房,让百年前的红色记忆在这片土地上重现;绽放在秀湖畔的“三叶花”——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让公共文化的阳光雨露播撒在百姓心田;一个个文化礼堂,在田间地头让文化惠民活动遍地开花……地标,让文化可触可感,文化,让人们生活丰满。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人心往之,城必兴焉。

  即日起,南湖晚报推出“蝶变嘉兴 文化地标”系列报道,让我们跟着一个个文化地标,读懂嘉兴的城市文化。

 

  7000年的时光,浓缩在马家浜。

  昨天上午,在马家浜文化博物馆旁,三三两两的市民在草地上嬉戏、拍照。那些牙牙学语的孩子并不知道,这片土地之下有一个掩埋了几千年的秘密。

  几千年前的马家浜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有什么样的遗存?看着博物馆,我们感受着自远古而来的回响;走进博物馆,我们通过文物窥见神秘的历史片段。

  【打卡地标】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红陶色的混凝土外墙上,投射下枝丫的影子。

  2019年底揭牌的马家浜文化博物馆,以一种低调的姿态隐匿于遗址公园及周围的自然环境中。该馆外形设计提取了原始聚落和江南房院格局,建筑通过几个简单纯粹的单元体拼接组合,形成了一个有趣的游览序列,就像原始的聚落一样,通过“聚落和院落”的重组演绎,与遥远的文明建立起跨时空的默契。

  在博物馆朝向遗址的方向,专门设计了一面玻璃幕墙,通过这面全景打开的视窗,观众可以直接远望遗址,建立起观众与遗址、当代与远古的对话。

  【走读文化】

  马家浜文化,是以嘉兴马家浜遗址命名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距今约7000年到6000年。

  马家浜文化是环太湖地区较早的考古学文化,她的出现开启了江南地区人类文明进程的篇章,因此被称为江南文化之源,是江南文化的主根脉之一。

  通过马家浜遗址的两次考古发掘,我们基本上已经能够对其年代、文化内涵、聚落形态结构有个清晰的认识。

  “文物考古工作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特别是史前时期,没有文字记载,就是靠考古发掘出来的资料来重构历史。”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管理部副主任耿杨带着记者参观博物馆,告诉记者,博物馆是文化的窗口,虽然馆中工作人员不多,但是每一个馆员都非常热爱这份工作,因为历史也可以很有趣,希望历史能够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你看这个兽面器耳,像不像人的脸,有着大眼睛,还有鼻子、嘴巴。”在兽面器耳前,耿杨讲述起了这件文物。兽面器耳发现于马家浜遗址,其实是一个残件,原本属于陶罐的把手部分,整个兽面呈双圈大眼,周围刻有若干放射状眼睫毛,粗鼻上翘,张口成吼叫状。“虽为兽面,却有人的表情,属于人格化的动物形象。这件兽面器耳与之后的良渚神人兽面纹、商代兽面纹颇为相似,可能存在着某些联系。”

  虽然现在的我们没有办法彻底解密六七千年前人们的想法,但是想象的过程本身就极富魅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一座城市都会到当地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博物馆已然成为人们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打卡点。

  在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的不远处,和博物馆造型迥然不同的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大棚让人眼前一亮——像一只即将破壳的蛋。保护大棚内部主要是在保护并真实反映发掘场景基础上,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以影视动画、遗址展示、模拟体验等多种形式,对马家浜遗址第二次发掘现场进行一个展示。通过遗址发掘现场展示,观众可以走进遗址,更加真实地与遗址接触,来了解遗址的发现、发掘到保护的过程。

  记者了解到,保护大棚还未正式开放,但是不论外形还是内部的智能化设置,都让记者充满了期待。一个新的文化地标,即将来到人们生活中。

  【记者手记】

  如今,越来越多博物馆成为打卡点,像苏州博物馆等都存在这样的现象。我也向耿杨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他表示,这并不是博物馆有意为之。在他看来,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一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二是人们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追求。风格独特的建筑形式能够吸引观众,而博物馆自身的特色,能让这个形式变得更加有意味。

  我想,当博物馆作为城市的地标,建筑之美和文化之美互相渗透,文化就能在人们心中绵延。

  


标签: 马家浜文化博物馆 责任编辑:茹萍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