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红旗路上党旗飘: 一条乡镇道路串起一个全国最大特色产业带
2021-05-11 14:58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裘建锋 通讯员 朱静贤

  编者按:今年2月2日,省委书记袁家军来嘉兴指导市委常委会民主生活会时,要求我市着力打造具有嘉兴辨识度的“七张名片”(党建高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增长极、“互联网+”高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循环城市、营商环境最优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市)。按照省委的要求,在随后召开的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嘉兴明确提出了全力擦亮“七张金名片”的具体部署。当前,嘉兴的“七张金名片”示范引领效应日益凸显,亮点案例不断涌现。即日起,嘉兴日报、“读嘉”新闻客户端联合推出“全力打造‘七张金名片’ 推动蝶变跃升、跨越发展”栏目,展示全市上下着力打造“七张金名片”的好做法、好成效,敬请关注。

  

  “红旗路上又出了一家上市公司!”

  日前,从红旗路成长起来的浙江华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消息传来,和“华生科技”一同引发关注的,还有红旗路这条海宁境内的乡镇公路。

  红旗路是贯穿海宁市马桥街道的一条东西向主干道,全长7.5公里,其中4.2公里横穿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在海宁经编产业的壮大过程中,红旗路颇具传奇色彩。

  可以说,一条红旗路,就是一部海宁经编产业发展的奋斗史。

  从机耕路到水泥路

  “星星之火”点亮红旗路

  双向四车道,平坦整洁的路面、郁郁葱葱的绿化……浙江锦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达”)基布车间的质检员沈红仙,每天开车上下班都要经过红旗路。

  作为主干道,宽阔平整的红旗路为无数像沈红仙一样的马桥经编人提供了通勤的便利。

  “别看红旗路现在很气派,新世纪初我刚上班时,它只是一条狭窄的水泥路,我们都是骑着自行车上班的。”和红旗路相伴已经20多年的沈红仙,每次提起红旗路的变迁,总是感慨万千。

  说起红旗路的变迁史,时间可以往前追溯40年,来到20世纪80年代。

  在马桥人的记忆中,当时的红旗路是一条机耕路,狭窄又颠簸,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

  然而,在这样一条平平无奇的机耕路上,却诞生了一家可以载入海宁经编产业发展史的企业。

  1981年,马桥街道前身红旗公社的党委班子有人提出:“要办一家有科技含量、像国营企业那样的厂。”经过几番论证,是年9月,党委决定筹建经编针织厂。这家经编针织厂就在红旗路68号,并且也以“红旗”命名,叫“红旗经编针织厂”。

  但是,经编行业入门门槛高、设备价格贵,当时一台303经编机6万多元,一台整经机2万多元。红旗公社拨款20万元,首批引进3台经编机、1台整经机。由于经费不足,银行又不肯贷款,有一部分设备费用是赊欠的。厂子筹建起来后,挑选首批员工中的佼佼者,前往江苏参加培训,学习经编技术。历经千辛万苦,红旗经编针织厂终于生产出了第一个经编产品——涤纶蚊帐,成为海宁最早一批生产经编产品的企业。

  此后,红旗经编针织厂几经易名,最终改制为如今的浙江锦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一代代经编人的努力下,红旗路上的这一“星星之火”越烧越旺,逐渐成长为一家龙头企业。如今,锦达共有400多人,总资产8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红旗经编针织厂开创了马桥经编产业的历史,它的发展壮大,也直接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如今,经编园区的很多企业都和红旗经编针织厂或者锦达公司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马桥街道党委组织委员陆诚煜说,红旗经编针织厂既是马桥经编产业起步时的“星星之火”,也是壮大过程中的“黄埔军校”。

  从水泥路到柏油路

  园区诞生“助飞”企业发展

  红旗经编针织厂壮大的年代,正好是乡镇企业兴起的时候。20世纪90年代,随着红旗路两侧的企业增多,当时的马桥镇(现马桥街道)党委开始谋划成立工业园区。

  1998年,马桥工业园区应运而生。但是,马桥工业园区并不是经编特色园区,只是在招商的时候会略有侧重。

  经过两年左右的“试水”,马桥镇党委逐渐意识到,要想在众多工业园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走专业化、特色化道路,坚持“小而专、小而特、小而新”的发展方向。

  坚信经编产业将迎来发展高潮的马桥镇党委班子,在时任书记沈顺年的带领下,决定建设一个以经编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工业园区。2000年,筹备工作就绪后,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经浙江省计经委批准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红旗路的面貌也在发生着巨变。由于沿线企业快速增加,原先的机耕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红旗路经过拓宽、硬化,变成了一条水泥路。

  水泥路时代的红旗路,沿线经编企业快速集聚壮大,华生科技、华昌纺织、宇立新材料等一批龙头企业都起步于那个时期。2004年6月26日,园区党委成立,入园企业有了更坚强的领导,“马桥经编”也逐渐在全国打响知名度。

  如果要问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成功的密码是什么,答案只有简简单单两个字:服务。“园区成立后,沈顺年书记兼任园区管委会主任。他一直非常强调服务理念,现在回想起来,这是很超前的。”陆诚煜说,那个年代,大家普遍认为企业是拜托政府办事,而不是政府主动为企业服务。

  “你创业我服务,你发展我铺路。”园区成立后,园区管委会开创性地提出了这个口号,积极打造服务型园区。

  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升格为省级开发区,正式更名为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次年,园区党委认为,园区能级升级后,服务也必须跟上,紧接着,便提出打造“服务是第一优势”的品牌。之后,红旗路也由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

  陆诚煜说,一开始,“服务是第一优势”是园区奋斗的目标,但后来服务确实成了一大优势。“企业的选择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马桥街道因为靠近海宁中心城区,土地价格日渐高昂,但是多数企业仍然不愿意搬离,因为他们信赖我们的服务。”

  从红旗路到红旗大道

  党旗引领走出发展新模式

  曾经的红旗路,如今已经改了新的名字:红旗大道。

  从红旗路到红旗大道,从形象上看,是道路档次的提升,往深层次想,更是马桥经编产业换挡升级、马桥街道融入主城区速度的提升。

  经历了21个春秋,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也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已集聚了2000余家企业,其中51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主板上市企业,6家新三板上市企业。2020年,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19亿元。

  21年来,马桥街道(马桥镇)党委、园区党委服务企业发展的一贯理念,也坚定了企业跟党走的信念。随着党员员工数量的增多,不少企业也逐步建立了党组织。

  1983年便成立党支部的锦达,企业党建历史已经长达30多年,目前在职员工中共有党员20名。沈红仙便是其中之一。

  “沈红仙是我们党小组的组长,在车间的日常生产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锦达基布车间车间主任、党员李周峰说,像沈红仙一样的普通职工党员,往往能够听到一线工人的真实心声,这也搭建了职工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她就像知心大姐一样,大家平时不敢对领导讲的话,都愿意对她讲。”

  “收集到职工的真实诉求后,我可以通过党组织反映情况。”沈红仙说,在党内,大家都是同志,不用过分强调职位等级,更不用层层汇报,沟通起来方便、直接。

  利用党建这一优势,锦达近年来的管理也迈上了新的台阶。李周峰说,有“红领”带着“蓝领”,企业原先禁烟、禁玩手机的“两禁”管理难,用工难等难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

  浙江明士达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工党员吴飞玲也有同样的感受。2018年,公司党支部成立后,她成了支部委员。在工作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她对党建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春节排班是很头疼的事,这两年,党员带头值班,我们的工作好做多了。”吴飞玲说,公司加强党建后,不仅员工凝聚力更强了,发展竞争力也更强了,“在核心的研发岗位上,很多员工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有的已经成为发展对象。”

  党建越好,企业发展也越好,这个道理已经成为园区企业的共识。如今,红旗大道沿线共有56个党组织(其中18个两新党组织),并延伸出“五星党建微联盟”新模式。

  在新模式下,一家已经建立党组织并成熟规范运作的企业辐射带动同行或地域相近的4家企业,就像一颗“导航星”带动4颗“聚力星”。

  新时代的红旗大道上,党旗高高飘扬,示范无处不在。从这里衍生出的红旗路工业(产业)社区先行先试、网格连企。企业全覆盖、生命全周期、服务全方位、响应全天候、社务全公开,红旗大道上又开始了探索“社区化”新型企业服务模式的征途。

  □记者手记

  把“建党圣地”打造为“党建高地”

  红船在南湖起航,赋予了嘉兴丰厚的红色基因。以首创、奋斗、奉献为内核的红船精神,在嘉禾大地代代传承、生生不息,早已熔铸在南湖儿女的血脉里,成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

  纵观全局,嘉兴打造党建高地,始终以红船精神为引领,以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机制为抓手,围绕干部队伍、组织体系、群众主体、基层阵地4个方面要素,形成了鲜明的嘉兴特色。在打造党建高地的过程中,嘉兴也日益成为党群干群关系最融洽、干部素质最过硬、人才环境最优良、政治生态最清明的地方。

  工作实践证明,嘉兴开创的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机制,不仅起到了联系服务群众的作用,也有教育引领群众和教育党员永葆初心的功能。比如,在教育引领群众上,嘉兴创新设立了南湖初心讲堂,围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采取微音频、微宣讲、微党课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南湖初心讲堂“365天天讲”,不断增强群众爱党爱国之情。

  在干部队伍、组织体系、群众主体、基层阵地打造上,嘉兴也亮点频现。比如,聚焦群众主体,嘉兴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下的“自治”。“三治融合”中的“自治”,关键就在于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党员议事会”,广大党员干部在倾听民意、搜集民情、讨论民事的过程中,实现对群众的耐心教育、正确引导。再如,在建设基层阵地的过程中,嘉兴既打造有形的阵地,如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工作室、健心客厅等,也抓无形的阵地建设,如微嘉园等,构建起泛在的、线上线下融合的基层阵地体系。

  总之,党建高地是根植于人民群众肥沃土壤之中的立体组织体系。在嘉兴这个体系中,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对区域党建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建党圣地”正逐步打造为“党建高地”。


标签: “七张金名片” 责任编辑:茹萍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