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城市建设“辩证法”:既要大手笔,也需绣花功
2020-08-10 08:57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张瑞洁   摄影 记者 王 蓉

  宁波东部新城


  编者按:为更好地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7月22日至25日,市委书记张兵率市党政代表团赴宁波、台州、温州学习考察。三地都有哪些先进经验做法?嘉兴如何学习借鉴,为我所用,让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近日,嘉报采访团再赴三地,深入实地探访,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走读长三角·甬台温发展启示录》,以“他山之石”激发发展灵感、积累转型经验,找差距补短板,为高质量“快跑”积蓄力量。


  城市检验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更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产业因城市而兴旺,百姓因城市而安居乐业。

  当前,嘉兴一手抓新城开发,高起点打造高铁新城,一手抓老城改造,着力推进中心城区品质提升,考察甬台温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是此次采访的重要方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它们都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世界的标准 未来的眼光

  一座新城“一百年不落伍”的底气从哪来?

  坐标:宁波东部新城

  【现场直击】

  登上中银大厦46楼观光层,透过玻璃幕窗,一眼望去,满目繁华。嚯!真的是够气派!高楼一幢接一幢,造型新颖别致,像来到一个建筑博物馆。环境也很好,公共空间流水环绕,绿意盎然,既摩登现代,又舒适休闲。

  宁波市东部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副总规划师赵三军笑着说:“你们看到的都还是表象。高楼背后,实际上是东部新城的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他说,东部新城高楼确实不少,像我们所在的中银大厦是246米,环球航运广场有256.8米,当下还正在建设409米的宁波中心和450米的城市之光,这些都充分彰显了东部新城的高度和气度。但更为重要的是,东部新城规划编制自始至终坚持国际视野,采用最先进的规划理念,以打造“世界级规划”为目标,做到“五十年领先,一百年不落伍”。

  【深度解析】

  东部新城“五十年领先,一百年不落伍”的底气何在?赵三军为我们一一解码。

  这里有世界级的规划和国际范的团队。东部新城邀请了国际顶尖设计师团队,以世界眼光、国际视野来进行筹谋规划。从前期概念规划到核心区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每一个方案都经过反复论证、修订,慎之又慎。

  这里有最“新潮”的建筑。建设银行大楼是个立方体,嘉裕酒店形体是对传统中国汉字“山”的抽象演绎……每一个建筑都像一件艺术品,这些都归功于东部新城向全世界广发英雄帖,吸引了近50家国内外知名规划建筑设计事务所(公司)和60多名权威专家在这里留下传世佳作。

  这里有最为优化的功能区块。传统CBD模式存在纯化的功能设置,和城市其他区域的联系缺乏,不利于形成城市活力,东部新城不是单纯的CBD,而是采取CAZ(中央活力区)模式,通过商务、服务、居住、生活、科技文创5项配套延伸,实现多功能综合发展。

  这里有最好的生态。一般而言,城市各类用地的建设面积配比为道路、绿化、水系约占40%,实际可开发面积约占60%。而东部新城的规划中水系面积占16.2%,绿化面积占19.2%,开放空间用地总量达到52.2%,可开发建设用地面积仅占47.8%。如此慷慨地把过半的土地留给自然生态,在国内城市中心区建设中绝无仅有。

  完善的配置,让越来越多的高端人口、产业涌入,宁波的未来向东看,这是东部新城的雄心和底气。

  地下管廊建设的两本账

  建设地下管廊到底划不划算?

  坐标:东部新城地下管廊

  【现场直击】

  在东部新城地下综合管廊监控室,工作人员正对着智能监控大屏查看各区域地下管廊的运行情况。如果不是走进这里,大家一定很难想象高楼林立、车潮涌动的脚下有一个别有洞天的“新世界”。东部新城在规划之初,就借鉴日本东京、中国香港等地下空间发达城市的开发经验,切实提升地下空间利用率。

  我们走进管廊内部实地参观,看到各条线路排放整齐,一目了然。“左手边是华数、电信、移动、联通、电力的线路,右手边两根管子,上面是蒸汽管,下面是污水管。”宁波东部新城综合管廊管理中心主任张威向我们介绍,管廊的地面部分,每隔一段就有一个类似天井的小建筑,叫作“投料口”。当铺设管线或养护维修时,施工人员从这里进出,再也不用对马路进行“开膛剖肚”。

  【深度解析】

  建设地下管廊投资颇巨,据张威介绍,宁波东部新城建设地下管廊还在十多年前,当时造价约为每公里3000万元,如果放到现在建设,可能就要每公里6000万至7000万元。很多城市都有疑问,建设地下管廊到底划不划算?

  张威给我们算了两本账。一本经济账:铸建地下共同管廊可综合利用共同的地下空间,合理布置供排水、燃气、热力管道以及通信电缆和电力电缆等基础市政设施,一次性投入后,避免日后地面各种“各自为战”的乱挖乱建、令城市地面空间杂乱无序的多头浪费现象。

  一本社会账:这也是一项便民工程,大大缓解了路面因为维修造成的交通拥堵,社会效益也不小。

  如此看来,建设地下管廊,还是划算!

  “修旧如旧,建新如故”

  温州在老城改造时都有哪些大智慧?

  【现场直击】

  古城温州,文化厚重。公园路、五马街、禅街一带,作为老温州繁华的地段,一步一景皆故事,每一处都是深厚的文化底蕴。

  走在正在改造中的公园路上,古朴的牌楼石门、石桥、戏台……依稀看出逐渐恢复的温州建筑与文化记忆。这里将打造“公园路十景”,置身其中,不由得勾起了对温州文化历史的好奇。

  我们走进中山公园,踏访这座已经90岁的古老公园,看它如何改造提升,焕发新生。接待我们的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陈铣用“修旧如旧,建新如故”八字来总结,按照工程未动、文化先行的原则,公园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力求既有国际视野,又能体现温州本土文化特色,真正留住温州文化根脉,留住城市乡愁记忆。

  “这次改造我们还会把围墙拆掉,把公园打开,还街区于民,还公园于民,还绿于民。”陈铣表示。

  【深度解析】

  公园路改造提升,用的是“绣花”功夫。陈铣介绍,为了做好这个项目,设计团队专门买了30多本关于温州建筑、历史等书籍恶补,并收集了大量的温州古地图、老照片等。设计师们走街逛巷拍了上万张照片,拍下了温州各个时代建筑的特色印记,分析细节特点,从中提炼元素,融入设计。

  城市面貌的嬗变,并不只是发生在公园路一隅。

  时间回溯到2016年10月10日,温州鹿城区双屿街道中央涂突发农房倒塌事故。温州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一场“大拆大整”专项行动由此展开。2017年,温州坚决打破坛坛罐罐,联动推进“大拆大整”,完成城中村改造拆除8.6万户,治理改造城镇危旧房5700多幢、农村危旧房3.8万户,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治理和拆违工作考核都列全省第一,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大拆大整”后,温州抓住“大建大美”的契机,以城市转型推动经济转型,以城市品质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推进“两线三片”建设,重点聚焦瓯江两岸、塘河沿线、中央绿轴、五马街历史文化街区和三垟湿地培育城市亮点。瓯江两岸成为“温州外滩”,塘河沿线再现“江南水乡”风采,禅街-五马街-公园路“连接成线”,温州版“南京路”呼之欲出……

  温州市大建大美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大拆大整”到“大建大美”,未来温州的城市建设还会走向“精建精美”,温州“脏乱差”的城市旧面貌一去不复返了,温州的未来一定更美好。

  嘉兴启示

  “大和小”“快和慢”“表和里”

  如何把握城市建设的这几对关系?

  嘉兴城市偏小。城市小不光是指城市的规模、体量、人口,这当然是一个衡量标准,但更重要的是小而不强、小而不精的问题,这也是嘉兴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从中心城区首位度来讲,嘉兴中心城区的首位度一直偏低。从国际化程度来讲,当前城市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比拼国际化水平,嘉兴对外开放起步很早、成效也很明显,但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是个“短腿”。

  城市建设水平上不去,城市能级就难以提高,城市能级不提高,高端要素就难以集聚,嘉兴在长三角核心区域几个城市中,就只能处于“跟跑”地位。嘉兴要想借长三角一体化东风“弯道超越”,同样要走一条“城市带动”的路子。

  这次学习甬台温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带来诸多启示。

  要把握城市建设“大”与“小”的关系,城市建设要大手笔、大格局,但不能粗枝大叶,而需要拿出“绣花”功夫。可以看到,宁波、温州等兄弟城市在城市建设上的格局、手笔都很大,宁波是再起一个新城,脱胎换骨,在东部新城重塑宁波心脏。温州则是通过大规模的“大拆大整”腾出了下一步发展的大空间,进而开展了“大建大美”行动,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而在具体的城市建设上,两个城市又都十分精细,宁波东部新城细抠每一幢建筑,广泛采用国际招标,使之成为“高度最高、体量最大、标准最严、品质最优”的摩登建筑展示区。温州尊重历史文脉,认真梳理,让市民在城市记住乡愁。嘉兴当前正着力建设高铁新城,加速老城改造,宁波、温州的城市建设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要把握城市建设“快”与“慢”的关系。在能快的时候,如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单体建筑施工等方面,绝不含糊,加快推进。温州在推进塘河夜游等诸多项目上都是大刀阔斧,不到一年时间很多项目就已经投入运营,宁波东部新城建设至今也不过15年时间,这里早已经成为摩登都市,这些都反映了兄弟城市建设的速度和力度。但在有些方面,建设者们也需保持定力,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在项目引进上,绝不降低标准来者不拒,在建筑设计上,坚持世界的标准、未来的眼光,多方案比较。这样做,在速度上肯定会慢些,却确保了项目的质量和建筑的品质。

  要把握城市建设的“表”与“里”的关系。过去城市建设重地上,地上美轮美奂,地下“眼不见为净”,甚至一塌糊涂,而宁波东部新城的“先地下后地上”的做法让人大开眼界。一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程度,是衡量这座城市是否进入国际一流城市的重要标准,东部新城规划地下空间相当于半个核心区大小,省内第一条长达9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更是成为全国各地参观学习的样板。

  

标签: 城市建设 责任编辑:茹萍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