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从10到9528:红船旁“最执着的守护者”
2020-06-28 08:56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杨 洁 潘晓琴   通讯员 汪 阳 杨佳慧

  99年前,一条小船诞生伟大政党,建党大业孕育伟大精神。15年前,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文首次提出“红船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如何传承弘扬?面对这个时代课题,13年前,10名电力工人在南湖畔宣誓成立红船服务队,从此,这个全国首支以“红船”命名的服务队,开始了百折不挠的求索之路——

  雪域高原,6月飞雪。海拔4500米的西藏那曲索县的嘎美乡山巅,山势陡峭,崎岖难行。几件“红马甲”在灰黑的山脊上艰难跋涉,格外醒目。

  大风裹挟着雪粒子肆意横扫,高原反应引起的剧痛还在脑壳里翻腾,走在最前面的钟其顾不上这些,他扛着沉重的设备,喘息粗重地为队员鼓劲:“大家再加把劲!今天一定要把剩下的杆子建好!”

  唯有精神之火在胸中燃烧,才能挑战不可能的任务。当最后一缕余晖从山巅消失,山上藏民次旺家的灯,亮了!一家老小激动万分。“通了,通了!谢谢你们!”

  高原上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

  这支电力服务队从嘉兴水乡来到“生命禁区”,奋战80多天,克服种种困难,为928户人家送上了放心电。藏族同胞说,他们是从党的诞生地送来光明的“红船使者”。

  首创、奋斗、奉献,13年来,红船服务队从10人发展到9528人,队伍从1支扩展到434支,足迹从红船旁延伸到全国各地。他们不断创新攻关、始终奋战一线、坚守为民初心,哪里有需要就奋战在哪里;走到哪里,就让红船精神在哪里闪耀!

  从45分钟到21分钟——

  无数件“小事”照亮一种速递光明的为民初心

  江南梅雨季,高温、暴雨、雷电交织。国家电网浙江电力(嘉兴南湖)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值班室里,朱洪春正全神贯注盯着电脑大屏,10个“红船服务零距离”的微信群同时在线,联系10个街道98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居民。

  “绿杨苑32幢楼道灯不亮,请帮忙维修!”突然,西马桥社区党委书记马红妹发出求助信息。“收到!”故障就是命令,朱洪春带上两名队员火速出发。

  暴雨劈头盖脸,队员们顾不得一身水,赶到后就在闷热的楼道里开始检修。5分钟不到,漆黑的楼道亮了。居民连连感谢:“你们来得真快!”

  寒来暑往、风霜雨雪、夜半凌晨,朱洪春记不清点亮过多少盏灯。群众召唤,使命必达,再苦再累也甘之如饴,只因13年前红船旁的誓言总在回响:“速递光明!”

  革命年代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干的是“开天辟地大事变”;和平年代如何传承红船精神?15年前,嘉兴电力人在一场大讨论后形成共识: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就为老百姓尽心尽力做好每件小事!

  精神的火焰一旦升腾,就能激发出水滴石穿般的坚韧力量!

  当时“电荒”频发,故障停电成为居民痛点,免费为居民维修抢险的红船服务队应运而生。

  首任队长朱洪春当过3年兵,把一股军人作风带入队伍:全体队员24小时开机,全天候待命,如有召唤,火速响应!

  钢铁作风炼出一支远近闻名的“铁军”。如今,他所在的23人队伍每年承担6000多起报修,服务却越来越优质高效,国家电网要求城区范围内抢修人员45分钟之内到达,但他们平均21分钟就能到位!

  快速传递的,不仅是光明,更是温暖。

  2014年,红船服务队抢修中关注到老旧楼道灯年久失修和管理难的问题,随即启动“点亮黑楼道”公益项目。一盏、两盏……6年来,他们已义务亮化2663个楼道,安装13000多盏电灯,为10万多居民照亮回家路。

  当黑了许久的楼道一下子亮堂起来,百花社区失独老人郭城忠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灯亮了,不仅照亮了我们回家的路,更暖了心!”

  事情虽小,真情关爱;天长日久,润物无声。可亲可爱的“电保姆”慢慢走进群众心头。

  荧荧之光,必点通天之亮;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2018年,浙江电力以“红船”统一全省电力系统共产党员服务队品牌,以电为圆心的公益项目扩展到全省:宁波发起“千户万灯”项目,为残疾人、贫困户家庭免费改造室内照明线路;杭州启动“芯系老人”计划,向1万户老人赠送智能插座,贴心守护独居老人;东阳发起“幸福蜗居”工程,为困难残疾人家庭改造危房……精神,在行动中闪耀;力量,在凝聚中升腾!

  从江南水乡到雪域高原——

  一场场“硬仗”锻造一种百折不挠的奋斗激情

  13年,红船服务队默默做好了无数件“小事”,也打赢了一场场“硬仗”。

  2008年大年初八,平湖新埭镇大齐塘村,一场特别的订婚仪式如期举行,准新娘顾秀峰一人独自微笑着接受亲朋祝福。此刻,准新郎徐雷灵作为红船服务队队员,正奋战在丽水遂昌的抗冰灾抢险工地上。

  一场50年不遇的冰灾,让刚成立的红船服务队面临“大考”。大年初二,当人们还沉浸在美梦中,队员们已经紧急集结,驰援丽水山区。临时接到任务的徐雷灵,没说半个“不”字,立刻奔赴抗灾前线。

  “红船服务队到哪里,光明就要到哪里!”山高林密、冰雪覆盖、道路险峻,大家用柴刀劈开野草和杂树,连续作战20多天,全力恢复了36个村1972户居民的供电。这支刚成立2个多月的团队赢得了“抢修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功效最佳”的荣誉,也让红船精神的旗帜闪耀浙南大山。

  这一战,战出了精气神,验出了战斗力!此后,这支队伍每每临危受命、星夜驰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能看到他们百折不挠的身影。

  2019年3月,80后袁均祥从朱洪春手里接过接力棒,工程师出身的他文质彬彬,却有着钢铁意志:“一定要让红船服务队的品牌叫得更响!”

  去年8月,“利奇马”台风肆虐,红船服务队紧急驰援台州。修复电杆时,95后队员朱善仁毫不犹豫地跳进污浊不堪的泥水里,憋气近1分钟,在水下快速拆出线管。当他从泥水里钻出来,头上、脸上、身上满是淤泥,被大家笑称是新时代“泥人”。

  队员田汉霖连续加班12个小时抢修,因被强制要求休息而急哭了眼,从此得名“哭哥”。

  袁俊祥更难忘那一幕:深夜23点18分,当他们连续作业十几小时后,终于将断电4天的马鞍山拆迁过渡房小区点亮时,一直等在现场的100多位居民掌声雷动,激动地欢呼:“共产党好!”“谢谢红船服务队!”那一刻,袁俊祥切切实实感受到,精神的力量激荡肺腑!

  当一种精神成为传统、融入血脉,这支队伍就拥有了生生不息的惊人力量!

  今年2月15日晚,海盐队员陈宁宁为了紧急抢修三友村用电故障,冒着大雨脚踩泥泞沿途查找,经4个多小时抢修终于恢复送电。在抗疫最吃紧的2月,他累计在岗270个小时,巡视线路1070余公里,参与现场抢修60余次,他说:“我是党员,我必须上!”

  一场场硬仗锤炼,一次次危急时刻,一个个普通队员的担当、冲锋、奋斗,化身为英雄的模样。从抢险一线到重大保供电现场,从江南水乡到雪域高原……精神,就这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队魂,就这样砥砺凝聚,薪火相传!

  从南湖星火到燎原浙江——

  600余项“微创新”夯实一条聚沙成塔的创新路径

  唯有甘于奉献,才能激发奋斗的激情;而唯有勇于创新,才能奉献最大的能量。

  今年抗疫期间,红船服务队国内首创“企业复工电力指数”,动态监测全省30多万户企业复工情况,为政府精准施策提供大数据服务。习总书记在杭州调研时,驻足观看电力大数据创新应用展示,频频点头。他们还研发出全国首个“转供电费码”,为小微用户减免电费15.3亿元。

  红船服务队从不缺少创新的勇气。从小处破题,从实处着手,他们立足岗位推动微创新,走出了一条聚沙成塔的创新路径。

  早在2009年,为提升服务,红船服务队就成立了全国首家以劳模陈新益领衔的技能创新工作室,培养出一个个电力工匠。时任中华总工会主席王兆国专门批示:经验很好,要好好宣传和推广。

  工人发明家周刚攻克110千伏移动变电站关键技术,申请了11项国家专利,为社会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500万元……他说:“我们的岗位很平凡,但无数微创新点滴积累,同样能有大作为!”

  首创精神激励着每位队员,爆发惊人能量。嘉兴红船服务队迄今已拥有专利600余项。近年来,服务队还涌现出全国劳模徐川子、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黄金娟等大批创新能手。

  从10到9528,从1到434,红船精神看似无形,却实实在在激励着每位队员,让这支队伍成为最执着的精神守护者。它犹如南湖之水,微则绵密无声,巨则汹涌澎湃,在实践中昭示出跨越时空的精神伟力!


标签: 红船 责任编辑:茹萍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