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五育并举”让秀洲青少年“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3-06-01 14:32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万物争其时,但惜夏日长。青葱初夏孕育着蓬勃生机,正如百花齐放的秀洲教坛。

  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全力打造秀洲美好优学,秀洲区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着力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等方面下功夫,让广大青少年“遇见更好的自己”。

  

  关键词:做精各类课程

  深化课程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是推进“五育并举”的重要抓手。秀洲区教育体育局指导全区各校深耕课程建设,做足“底色”课程,做亮“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全区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结构性调整与优化,进一步凸显美育、劳育,确保“五育”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真正落地。同时,加强各学科课程之间的跨界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彰显“五育并举”的价值追求。

  秀洲区王店镇古称“梅里”,千百年来崇尚高洁的梅花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梅文化”。梅里小学深耕“小梅花”课程,将“以梅化人,贤里慧外”作为行动纲领,做优基础课程,做强主题课程,做精拓展课程,让学生学有所得、观有所思、听有所悟、做有所获。

  秀洲实验小学开发了《校园工程师@未来》项目化学习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工程实践活动中沉浸式探究与思考,由智育领衔,激活他们的劳动意识、品德教育和审美意识,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会“做人”。

  立足国家课程、丰富拓展课程、推进主题课程、开展专题活动,印通小学创新开发了“健”“群”“雅”“智”四大领域课程,并构建了以“印跻”为主题、以素养为依据的综合评价体系,从“育分”转向“育人”。

  关键词:个性育人模式

  秀洲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各校正在积极推行个性育人模式,高水平特色化的个性育人模式将“人”作为教育的立足点和根本点,坚持教育的主体性,彰显对学生个性、潜能和生命的尊重,实现育人理念的转变。

  区教育体育局整体谋划,有机整合教学资源与学校教育活动,不断创新个性化育人模式,落实因材施教和适应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现代教育,发挥多维度育人的作用,激发学生的个性和潜能。

  秉持“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校训,油车港镇中心小学聚焦一个“正”字,依托主题作品创作、书法艺术周等载体,推行文明礼仪、学习习惯、勤俭节约养成教育,以极具德育内涵的书法文化引领学生道德发育与行为成长和谐共进。

  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以“学生成长在活动中”为德育核心理念,以“活动德育”为载体,开设了“走”“学”“思”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走学的力量》,提倡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智慧共享。

  沿着九年一贯制的成长链,高照实验学校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搭建实现科创梦想的阶梯。学校充分发挥科创骨干“闪光教师”的辐射作用,以特色课程为牵引,培养学生钻研科学的精神,点燃他们心中的科创梦想。

  

  关键词:家校社三方联动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体系是全面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也是将优质教育资源纳入学生成长过程的重要途径。

  秀洲区组建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总校以及79所家长学校,构建了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让家长、学校与社区联系更紧密。

  各学校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利用博物馆、图书馆、爱国教育基地等各类社会资源,构建多种家校社三方联动模式,将各类优质资源转变成课程,纳入学校育人体系。

  作为省级“家校社”共育体试点建设单位,秀洲实验小学联合家委会与社区共同组建“家校社教育合作社”,以“shows+”为理念,探索“互学、互动、互信、互赢”的家校社关系,组建“教育合作社”,实现家校社三方协同管理。

  闻川小学经常与嘉兴市禾馨学校社会工作室合作开展“五彩童年 亲子共读”活动,并在王江泾镇古塘村、民主村开展民俗传承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多重体验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麟湖小学以“孝善”为文化核心,创建“向善而育”家长学校,以主题讲座、线上微家课、阅读同心盟、家长课堂、亲子沙龙、亲子联谊、家长圆桌会等方式拉近家校距离,并采用妙招征集站、“一对一”热线等途径向家长征集提升办学质量的“金点子”。

  在磻溪教育集团,家长学校以情感沟通、科学育儿、家庭教育、手机管理等多种课程的形式呈现,学校与社会志愿服务团队协作,精心策划一系列活动,有效改善亲子关系。


标签: “五育并举” 责任编辑:茹萍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