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好风景扮靓“梅”好生活
2022-07-15 09:13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沈 洁 凌宇伦 通讯员 杨桂敏 朱琴燕

  “做农家乐要有自家的特色菜,要口味新鲜,我们这里的蔬菜都是现摘现炒,鱼虾也是当天进的货,这样才会有回头客……”昨天上午,说起经营三年的农家乐饭店,秀洲区王店镇南梅村9组村民高王伟滔滔不绝。

  40岁出头的高王伟和村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早年选择外出打拼,他在王店镇上开过饭店,后来还做过集成吊顶生意。2020年,这位土生土长的南梅人选择返乡经营农家乐,由一间老旧厂房办公室改建的饭店位置优越,毗邻南梅村文化礼堂,从礼堂门口向南步行几步就能抵达。

  说起返乡创业的缘由,高王伟很坦率地表示,他被村干部说得“心动”,十分看好乡村旅游的前景。经过近几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南梅村早已不是他童年印象中那个“没有一条像样路”的小村庄,成功创建省AAA级景区村庄后,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嘉兴市区和周边地区的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他的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

  南梅村是王店镇“品重梅溪”美丽乡村共富线串起的“明珠”之一。王店镇探索未来乡村共富新路径,将南梅村、镇中村、建林村、庆丰村等沿途村庄串珠成线,依托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以美丽乡村激活美丽经济,将“品重梅溪”美丽乡村共富线打造成在全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党建引领共同富裕典范线。

  网红乡村撬动美丽经济

  “以前村里没啥好看的风景,硬件设施也很简陋,甚至连个像样的停车场都没有,年轻人都想着往外跑,哪里还会有游客到村里来玩?”高王伟记得,十多年前乡村旅游热刚刚兴起的时候,南梅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尽管村里的泥泞小路早已浇筑成通村达组的水泥路,但他当时完全没有把返乡创业纳入自己的人生规划。

  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人居环境整治开始。南梅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陆华上任后,充分挖掘梅文化发源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其他村干部一起带领村民清淤河道、修理浜岸、在房前屋后种树栽花,将废弃数十年的旧工厂改建成农村文化礼堂,将旧厂房和猪舍改建成茶舍和民宿,承诺第一年减免租金,鼓励外出打拼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一个四季有花、随处见景、宜居宜游的景区村庄从梦想照进现实,游客们可以在农家乐采摘、垂钓、烧烤,也可以在民宿住一晚充分体验乡村风情,过上“向往的生活”。“村里已经搭好了平台,你回来创业试试看呗。”2019年年底,陆华找到了高王伟,于是后者成为村里第一批“吃螃蟹者”。

  依托土地流转、场地承租、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南梅村走出了一条共富新路径,村集体经济收入从6年前的30万元增长到去年的270余万元,今年力争突破300万元。“我们提前谋划,邀请中国美院专家规划设计,全方位包装,让无名小村变身‘网红’景区。”陆华说。

  7月4日上午,王店镇中心幼儿园在南梅村文化礼堂举办了一场毕业典礼,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填满了整个礼堂。谁也没想到,原本无人问津的旧工厂经过改造后,成了香饽饽,礼堂平时用于承接婚庆喜宴、培训讲座、文体活动、研学旅游等,每年的场租费超过10万元,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现阶段,我们还在探索如何以文育人、以文聚心。”陆华指了指南梅村文化礼堂外墙,只见上面贴着一个“15分钟品质文化圈”的二维码,用手机微信扫码,能查到礼堂附近的文体活动场所。

  今年5月,“梅里青年话共富”微党课大赛选手走进南梅村文化礼堂,他们用独到的视角、生动的话语,将微党课娓娓道来,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新思想、新态度,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接地气、有温度的精神盛宴。

  距离南梅村不远的省AAA级景区村庄庆丰村,也正在演绎无名小村变身网红景区的传奇。前几年,庆丰村将自然村陈保庙桥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状元村”,弘扬崇文尚学乡风。“老网红”建林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米科军旅园,馆藏的100余件武器装备和身临其境的军事体验项目成为青少年参加红色研学的首选地。

  农旅融合赋能精神富有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盛夏七月,从镇中村(干四村)村口的荷池前行几步,就来到了古藤书屋,书屋边上是修葺一新的“博学鸿词”研学馆,这里既有教室,又能提供住宿,从研学馆向外走,还能一路领略青青乐地、星空营地、棹歌长廊、干将工坊等景点。

  “小朋友们,像老师这样把饺子皮折出褶皱来。”前不久,在“博学鸿词”研学馆二楼的教室里,厨艺老师正在教参加暑期夏令营的小学生包饺子,“我这个是星星饺子,所以有五个角。”“我的是海豚饺子,我还给它做了鱼鳍。”……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一个个普通的饺子翻出了各种花样。

  暑期夏令营怎样才能办得生动有趣接地气?选址很重要。作为运营方,鸳湖农旅文化(嘉兴)有限公司负责人施剑把目光锁定在镇中村的自然村落干四村。“为了给孩子们挑选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场所,我和团队小伙伴跑了十几个村庄。去年9月来到干四村,一进村我就告诉自己:就是这儿了。”她说。

  端午小长假期间,施剑在干四村的研学馆首次尝试举办了一场乡村寻宝主题的“剧本杀”活动,串联起古藤书屋、许愿桥、竹垞雅集等文化景点。根据故事线一路闯关寻宝,孩子们沉浸式体验美丽乡村新变化,这个寓教于乐的活动得到现场陪同家长的一致好评。

  “孩子们都说从没参加过这样有趣的活动,不少家长特地要了我的联系方式,让我以后有活动第一时间通知他们。”回忆起端午小长假举办的那场活动,施剑兴奋地说。正是由于第一次活动打下的良好基础,暑期夏令营活动进展得十分顺利,7月首批15名学员已经入营,8月的预约名额也早已报满。

  以农为景、以旅为媒,作为王店镇“品重梅溪”美丽乡村共富线上的另一颗“明珠”,镇中村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以“耕读传家”为主题,农旅深度融合赋能精神富有。在镇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钱华看来,“天时”是赶上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好时机,“地利”是距离嘉兴市区驱车20多分钟的便捷交通,而“人和”则是让王店人自豪的“一代文宗”浙西词派创始人之一朱彝尊,他的故居“竹垞”就在本村,朱彝尊文化也因此成为镇中村的金字招牌。

  “除了为暑期夏令营提供场地外,我们还在古藤书屋举办过朱彝尊文化研讨会,并邀请杭州西泠印社书画名家参加竹垞雅集艺术汇活动等。”周钱华说。对于未来发展规划,他也胸有成竹:浙西词派另一位创始人李良年的故居也在镇中村,接下来还将归纳整理朱李二人的诗词古籍,邀请书法名家誊写诗词布置展陈,充分挖掘文化名人富矿,传承精神财富。

  【共富锦囊】

  王店镇通过整合南梅村、镇中村、庆丰村、建林村以及镇机关部门、“两新”党组织等资源,成立了“品重梅溪”美丽乡村共富线党建联盟。通过村村结对、村企结对、上下结对等多种方式,有效破解共同富裕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群众参与度不高、资金来源渠道窄、旅游资源单一等难题,抱团实现功能互补、共创共享。

  围绕乡村建设、运营管理、业态培育、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王店镇积极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文化品牌。以朱彝尊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组织开展研学旅游、廉洁教育等一系列学习体验和主题活动,实现产业融合、生态融合、文化融合、三治融合、党群融合“五大融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引领共同富裕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经验。


标签: 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