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与工作人员肩并肩坐着办事,感觉距离拉近了!”
2021-08-25 08:58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富玲燕 区传媒中心 史 意

秀洲区八大民生实事之“1+7+N基层大厅”政务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走现场】

  8月20日下午,记者走进秀洲区油车港镇便民服务中心发现,传统的服务窗口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许多办事群众在柜台外的综合受理区与工作人员“肩并肩”坐成一排,轻松地体验着“一对一指导、手把手帮办、肩并肩服务”的“无前台”政务服务,整个现场非常温馨。

  油车港镇便民服务中心于今年5月完成“无前台”“肩并肩”政务服务新模式提升改造。现场设置开放式收件区,重构政务服务大厅功能区块,设立综合受理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验区、出件服务区、24小时自助服务区、后台集中审批区五大功能区,强化板块协同、设置醒目标志、合理安排人员,实现精准分流、高效审批、综合出件。

  “我们便民服务中心改造后业务全面升级,日均办件量351件,较改造前同比增长17%。改造后还设有休闲等候区、母婴室、阅读区、开水间等便民设施,并与城市客厅、图书馆、职工之家、健康体验馆等共同打造智慧化‘政务服务综合体’。”油车港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张建芳说,现在的“无前台“肩并肩”的政务服务新模式真正让群众“进一门、取一号、找一人、办成事”。

  【看项目】

  政务服务“一小步”,便民惠民“一大步”。今年初以来,秀洲区将“1+7+N基层大厅”政务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作为民生实事项目,让政务服务更便捷、更智能、更高效、更有温度,进一步提升群众和企业办事的满意度。

  何为“1+7+N基层大厅”政务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即通过提升改造1个区级行政服务中心、新建完善7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新增拓展N个办理点(自助服务终端+代办点),构建起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打造“10分钟政务服务圈”,实现群众办事就近办、方便办、马上办。

  在提升区级行政服务中心上,秀洲区构建“线上一平台,线下一中心”“双轨并行”全程、精准、联动服务企业模式。线下,在区行政服务中心二楼拓展一楼“无前台““肩并肩”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创新布设了专属、专职、专业的“企业之家”,涉企政务服务部门集中进驻,为企业提供全程、联动、精准服务。线上,创新推出“企业家”服务治理集成应用,在服务端为企业提供诉求提交渠道、政策精准推送、360度画像,实现问需于企、送策于企、服务于企;在治理端集中经济运行全量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型,形成经济运行“作战沙盘”,预警重大风险,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全力助推经济领域数字化治理。

  同时,在区行政服务中心三楼,秀洲区创新完成公安服务大厅“无前台”“肩并肩”政务服务新模式改造提升,精心设计三组半开放式办事岛屿和一组开放式线上自助办事岛屿,理顺办事环节,创新打造公安内部“无前台无差别”全科受理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六大警种211项业务“无前台、无差别”全科受理,提升了互动性和亲切感。

  在提升区级行政服务中心的同时,秀洲区还新建完善镇级便民服务中心。洪合镇、新塍镇和油车港镇紧跟步伐,按照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要求,已完成便民服务大厅整体改造并投入使用,给办事群众带来全新体验。其他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新建完善也在有序推进,将如期完工启用。通过推动落实“无前台”“肩并肩”政务服务新模式向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延伸,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此外,秀洲区还新增布设自助服务终端,主要集中在农贸市场、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医院等人流密集的场所,同时兼顾之前没有布局的偏远村组,方便群众就近办、自助办、便捷办。目前全区布设总数达到76台,布点总数占全市拥有量的18%,全市排名第一。

  【听民声】

  市民庄姝:原来在窗口办理业务,办事人员坐在里面,我们群众坐在外面,有一种距离感。现在提升改造后的新大厅,与工作人员肩并肩坐着办事,看着整个办理过程,不懂的可以问,感觉距离拉近了,相互沟通也更方便了,提升了我们办事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梦达服装厂负责人张景良:我以前来这里开发票还要排队等候,要一个多小时,现在我自己在自助服务终端机上就可以操作,几分钟就可以搞定,十分方便!

  大学生沈奕旸:我过来补办一张身份证,没想到在这里可以自助网上办理,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只花10分钟左右就完成了操作,相比以前效率大大提高了。现在我知道网上办后,以后很多业务都可以在家里完成,一次都不用跑!


标签: 民生实事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