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高照:扮靓城市底色,共创美好新生活
2021-07-20 08:55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赵 晨 通讯员 李 卓

0048d9e9-5eae-43a9-a587-c5d307944239.jpg

《艳阳高照》 陈寒英 周美宝 厉坚芳 郁 澄

  【蝶变图】

  夜幕降临,暑气渐渐消退,秀洲区高照街道的秀清公园内,人气逐渐“旺”了起来,市民们或悠闲散步,或轻松闲聊,或在健身器材区锻炼身体。一旁的秀清城市驿站里,整洁舒适的环境让人身心愉悦,这样一个集休息、学习、查询、交流、应急于一体的城市共享空间为市民提供了极大便利。

  如今,经过改造的秀清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2020年4月,高照街道围绕“两路两园两中心”景观品质提升(一期)工程,全力打造秀清公园改造工程项目,并新建秀清城市驿站,通过改造公园道路、种植榉树、整体亮化、增设小品设施等,让秀清公园焕然一新,成为高照又一张城市名片。

  去年,高照街道全方位开展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将秀清公园改造、洪兴路拓宽、中山西路道路铺装等一系列提升工程作为重点,持续推进全域美丽,扮靓城市底色。

  波光粼粼的运河水是画的灵魂,茵茵绿草地是画的色调,整洁的城市社区里,孩子们嬉戏玩耍,百姓在这里安居乐业;河对岸的拆迁小区里,整治一新的环境面貌让原本的村民住进了“花园”……近年来,高照街道围绕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持续推进全域美丽,全力扮靓城市底色,一幅美丽宜居、活力创新、生态品质新城区的图景正在高照成为现实。

  【见证官】

  曾经的城郊接合部,在城市发展向西挺进的步伐中引来了众多关注的目光,也让人们对高照的发展充满了期待。近年来,高照街道立足城市品质提升,不断提升辖区“颜值”,为群众打造干净有序、宜居漂亮的城市新面貌。

  临时设摊不见了,安全隐患消除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小区面貌和安全舒心的出行环境,处于城郊接合区域的高桥花园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桥花园的变化,得益于高照街道对小区环境的提档升级。2017年,高照街道创新“五位一体”治理,以“民生微实事”为切入口,先后投入450多万元,通过改造更新小区内的健身器材、翻新高桥公园内的文化长廊等,切实改善百姓生活环境,真正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

  说起不少高照人共同的回忆,洪高路夜市曾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随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18年开始,高照街道将洪高路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着手开始洪高路夜市的关停工作,并连续几年提升街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大管理力度,对占道经营、车辆违规停放、乱贴乱挂户外广告牌等进行全面整治,确保“问题早发现、责任全明确、工作全落实、面貌全改善、形象大提升”。如今,洪高路正以崭新的姿态诠释着城市的新发展、新形象。

  停车秩序一直是困扰街道城市管理的一大顽疾。为此,高照街道实施全域停车位规范化设置,整合城市停车资源,在高照幼儿园北侧、高桥花园北区南侧、大成春天新建(改造)3个高标准停车场,新增小型车停车位约450个,解决辖区停车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多部门协同联动,对违停车辆采取“提示、警告、处罚”三步走措施,努力实现停车秩序管理规范化。

  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使城市品质有了一个坚强的“红色内核”。2020年,秀洲区首个“3.0版”党群服务中心在高照街道运河社区正式启用。和以往传统的柜台式服务中心不同,“3.0版”党群服务中心秉持“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的理念,内部空间全面采用敞开式、零距离的设计模式,办事群众与工作人员可直接面对面交谈,不仅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还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基层治理新样板。



  城市空间有效拓展、城市建设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今年,高照街道在提升城市形象上继续发力,推进高桥花园北区整体环境提升改造,启动新义新村围墙改造工程,推进辖区14座公共卫生间提档升级,运秀社区、秀洪社区等更多的“3.0版”党群服务中心陆续投入使用。“高照的变化正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享受着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高照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奋进路】

  “十四五”期间,高照街道将紧紧围绕“产城融合发展区、基层党建示范窗、美好生活幸福城”这一发展目标,以“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水平治理”为重点,不断深化“三个高照”建设,加快建成“美丽宜居、活力创新、生态品质”新城区,加快推进空间拓展、品质提升和治理优化,擦亮高照城市蝶变的幸福底色。


标签: 一图一景看发展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