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打响地下党武装斗争第一枪 ——73年前新塍三月半那声枪响背后的故事
2021-04-27 09:01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徐 昊 通讯员 陆慧芬

  如今,在位于秀洲区新塍镇的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内保存着四枚仿制的银戒指,戒指上分别刻着“良”“心”“如”“玉”四字,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计欲追之子计浩翔根据父亲战友的回忆打制的。

  1941年4月中共嘉兴县委成立后,根据斗争需要,县委在新塍镇上设立“同泰兴”文具店作为交通联络点,后来罗希明、沈如淙、计欲追3名党员又合股开设“同泰兴”糖果店。为掩人耳目,几人在碰头时,常在桌上一边打麻将一边商议事情。

  “当年,计欲追把罗希明从中央苏区带回来的一块银元打成了四枚戒指,按照年龄大小,罗希明、金昔明、沈如淙和计欲追各戴一枚,既是表明对革命的忠诚,也作为地下战线的联络记号。”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工作人员介绍。平日里,计欲追在店内迎接四方来客,如有“特殊客人”来访,就将他们送到店后秘密搭设的草棚中商议工作;如遇紧急任务,他则扮成外出采购的商人,以进货为名四处奔波。

  在党组织活动的影响下,不少慷慨志士加入中国共产党。1910年出生的施阿钊便是其中之一,194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施阿钊,担任塘南乡泰石桥中共支部负责人。在抗日救亡斗争中,施阿钊积极组织当地群众开展锄奸反霸活动。1943年5月,为完成党交给的保藏枪支的任务,施阿钊被杀害,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批准追认施阿钊为革命烈士,并在洪合乡建起施阿钊烈士墓,供后人瞻仰。2001年,秀洲区将墓址迁移到位于洪合镇的嘉兴泰石公墓,并于2014年进行了重建。如今的施阿钊烈士墓占地约50平方米,墓碑由花岗岩制作而成,高约4米。正面的“施阿钊烈士之墓”七个大字由施阿钊生前战友沈如淙题写,墓碑的背面刻着施阿钊烈士的生平事迹介绍。

  抗战胜利后,党领导了嘉兴新塍地区反对地方恶势力的斗争。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日益明朗,1948年,中共杭嘉湖工委成立。工委一成立,书记方休、委员罗希明便到新塍了解当地党组织情况,并认为新塍“党的基础、群众基础都很好,具备开展武装斗争的条件”。

  同年3月,中共杭嘉湖工委与中共淞沪工委合并,成立中共淞沪杭嘉湖工委。中共淞沪杭嘉湖工委第一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共吴(江)嘉(兴)工委,由中共吴嘉工委委员沈如淙、金亮具体领导武装工作。眼见建立革命武装的条件日益成熟,针对尚存的缺乏军事干部、枪支等问题,沈如淙等人开始酝酿一场“夺枪”行动。

  走进新塍镇虹桥社区东北大街的粮管所宿舍,依稀可找寻到当年三月半庙会夺枪所在地东岳庙。这座始建于明朝时期的寺庙,共有前后两排房屋,目前是市级文物保护点。73年前,党员们正是在此打响了嘉兴地下党开展武装斗争第一枪。

  4月中旬,方休、罗希明和沈如淙等开会谋划夺枪行动,决定在新塍镇举行一年一度的三月半迎神(东岳帝君)祭祀活动之际,对新塍区新北乡国民兵队进行一次潜伏式的缴枪行动。“这次夺枪行动主要目的是进行武装斗争的锻炼,而不单纯是为了缴获多少枪支,不求数量多,但求速度快,要稳妥安全完成任务。”工作人员介绍。

  农历三月十五,东岳庙举行迎神活动,镇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根据前期部署,准备就绪的党员分布在东岳庙四周,沈如淙、毛国荣坐在香花桥茶店监视敌情,两名地下党员头戴面盆帽混在人群中。在东岳庙东边一家店铺门口,两人看见新北乡国民兵队的班长金振声,腰间挎着一支二号木壳枪。两人迅速靠了上去,拔出手枪对准金振声,同时夺下挎在他腰部的木壳枪,没想到金振声不甘示弱、拼命挣扎,无奈之下只能朝他开枪。

  突然的枪声使现场一片混乱,两人乘乱拿着缴获的手枪离开了。这次行动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但在敌人十分猖狂,周边地区不断有党组织遭破坏、同志被杀害的情况下,这一枪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三月半夺枪成功后,众人又通过各种渠道先后搞到短枪6支,基本解决了武器问题。7月,中共吴嘉工委游击小组正式成立,并采取集中活动、昼伏夜出的方式,活动于新塍、大榭一带偏僻农村,宣传群众、发展党员,使党组织得到进一步发展。


标签: 党史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